專家詳解中拉國際博覽會為何青睞珠海?
繼航展、中以科技創新投資大會之后,珠海又將迎來一個國際盛會。11月9日-11日,“中國-拉美國際博覽會”(以下簡稱中拉國際博覽會)將在珠海國際會展中心舉行。
博覽會進展如何?將給中拉雙方帶來哪些發展紅利?珠海在中拉合作交流中又將扮演怎樣的角色?博覽會今日上午召開新聞通氣會。北京大學教授程樂松認為,中拉國際博覽會,不僅僅是一次大型展會,也是打造中拉合作共贏的最新平臺和載體,助力拉美國家分享發展紅利。
博覽會由中國國際商會主辦,珠海市人民政府、廣東省商務廳、廣東省貿促會、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珠海橫琴新區片區承辦。
即將舉辦的中拉國際博覽會,讓中拉合作交流話題再度升溫。有業內人士撰文稱,展會將推進中拉貿易進入2.0時代———新平臺、新模式、新深度、新未來,中拉不斷深化和全面拓展的貿易合作,將開啟中拉貿易合作新篇章。
據秘魯利馬商會對外貿易中心統計,中拉貿易不斷深入,在女士服裝、家用電器、化妝品、手袋、珠寶首飾、女鞋、廚房用具等七大類進口商品中,“中國制造”已占據主導地位。
與此同時,拉美地區對中國的貿易出口也愈發豐富。秘魯的牛油果、智利的三文魚、阿根廷的牛肉、巴西的咖啡、墨西哥的藍莓、厄瓜多爾的香蕉、哥斯達黎加的菠蘿紛紛進入中國市場。
數據顯示,1979年,中國與拉丁美洲地區的貿易總額僅為10億美元,至2016年已攀升至2165億美元,比2000年提高了16倍。
北京大學教授程樂松表示,中拉國際博覽會的舉辦將使得拉美擁有一個專注于共同發展需求的、面向中國開放市場的一站式平臺,中拉國際博覽會將為拉美文化提供面向亞洲、面向中國的窗口。
焦點
1 為何青睞珠海?
航展、WTA、中以科技創新投資大會、國際馬戲節、環中國國際公路自行車賽、全國帆船錦標賽、莫扎特國際青少年音樂周……近年來,越來越多國際性盛會、活動紛紛相中珠海,極大地拉動了珠海會展業和文體等相關產業發展,提升了珠海的城市知名度。
此次,中拉國際博覽會為何同樣青睞珠海?有關承辦單位表示,早在2001年,全球最大的空調制造商珠海格力電器就在巴西瑪瑙斯投資建廠,成為中國企業在拉美投資的先行者。今年2月,“中國·拉美跨境全融合服務平臺”在珠海正式上線運行,該平臺開辟了中國與拉美國家跨境貿易的新渠道,將有力促進珠海與拉美國家及地區在商貿、物流、港口信息等多方面交流協作。
上述單位表示,隨著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深入實施、港珠澳大橋即將建成通車、國家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橫琴自貿試驗片區加速發展,珠海區位交通、創新發展、營商環境等方面的優勢日益凸顯,“港珠澳大橋將在今年年底達到建成通車條件,屆時珠海將成為全國唯一一個與港澳陸橋相連的城市,珠海-香港-澳門的”1小時“生活圈將成為現實,珠海將承接大橋帶來巨大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等交通資源”紅利“;與有葡語系文化優勢的澳門連接,勢必會進一步提升珠海在中拉貿易當中的影響力。”
程樂松表示,中拉國際博覽會最終落戶珠海,把珠海以及橫琴自貿片區更深層次地推入了拉美地區公眾視野,為珠海和拉美地區的良好互動提供了歷史機遇。
2 將帶來哪些利好?
中拉國際博覽會將搭建中拉合作全新橋梁。程樂松表示,博覽會將有力推進中國與拉美和加勒比國家的整體合作,也將是中國對拉合作的重要平臺和工具,“一方面,博覽會以貿易、投資、金融合作為動力,以能源資源、基礎設施建設、農業、制造業、科技創新、信息技術為合作重點,切實推動中拉各個方面的合作快速發展,將有助于打造中拉經濟合作新框架;另一方面,博覽會將有助于推動形成中拉關系發展的新格局,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積極推進‘一帶一路’國際合作,促進中拉命運共同體建設。”
北京大學國際政治經濟學專家周強表示,從現實發展情況來看,對于拉美國家而言,(博覽會帶來的)機遇比黃金更寶貴。其一,拉美在環太平洋這一全球最活躍的貿易體系中的活躍度和話語權有待提升;其二,拉美國家急需擴大出口,借助友好大國的市場拉動經濟發展;其三,拉美國家亟待推動產業與技術轉型升級,完善自身產業鏈,提高工業化水平,提升全球競爭力;其四,拉美的產業發展有賴于更穩定地開放多邊貿易與產業合作機制,需要更多的貿易機會,更開放更穩定的合作機制。
掃描二維碼,關注會展天下,獲取更多新鮮資訊↓↓↓
(來源:南方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