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傳統經典遇上流行時尚
10月27日至29日,2017中華傳統建筑文化博覽會在北京舉辦。作為建筑領域傳統經典對接流行時尚的重要平臺,本次博覽會集現代科技、民族文化、傳統工藝于一體。百余家參展商涵蓋了傳統建筑設計、文物建筑保護修繕技術、傳統建筑材料、手工模型制作、數字模型制作等眾多領域。
該博覽會由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集團公司主辦,中國勘察設計協會傳統建筑分會、中展集團北京華港展覽有限公司、中國貿易報社、北京華筑中創建筑科學研究院、北京鴻宇聯展覽有限公司聯合承辦,力求弘揚中華文明和現代工匠精神,推動我國傳統文化傳承與創新,引領未來建筑規劃、設計、建設和城市管理的潮流。
互動體驗點燃觀眾熱情
記者在現場看到,此次展會匯聚了諸多領域的參展單位,每個展區各有特色,吸引了大量觀眾。精美的照片、圖片令人目不暇接,做工考究的建筑模型引起圍觀,利用設備進入情景、親身參與模型制作等互動體驗更是讓許多年輕觀眾樂此不疲。
在代表中國修復技藝最高水準機構——北京故宮博物院展區,觀眾紛紛把玩文創產品、圍觀仿制模型,領略明清建筑藝術魅力,興致盎然。引入注目的是,該展區設置了全景故宮VR體驗區,觀眾佩戴設備后就可以輕松“走進”故宮,仔細欣賞這座集中華建筑藝術精華的殿堂。
在中國建筑西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展區,許多精巧的建筑模型吸引了觀眾目光。西安世園會天人長安塔、唐代御湯遺址博物館、黃帝陵祭祀大殿……這些知名建筑的微縮模型令人嘆為觀止。據介紹,古城西安的許多地標式建筑均出自該公司之手。浙江省古建筑設計研究院、北京市古代建筑設計研究所有限公司、廣州市設計院、中國建筑西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其他實力強勁的設計機構也紛紛亮相。
此次展會還得到多所高等院校的支持,包括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天津大學建筑設計學院、東南大學建筑學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南京工業大學建筑學院等。據悉,許多高校近年來承擔了多項國家及省部級教學改革、科研及生產實踐項目,推動了建筑教育的發展,在國內外產生了較大影響。
文化消費造就特色企業
除了博物館、設計機構、高等院校,展會現場也不乏工程公司和特色企業。記者注意到,北京三和大成園林古建工程有限公司、曲阜市園林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金星銅集團有限公司、北京數字圓明科技文化有限公司、安徽龍鈺徽派古建工藝品有限公司、廣東紀傳英古建筑營造有限公司、十象工作室等均亮相展會。
北京建工建方科技公司展區展示了一款獨特的設備:利用虛擬技術,受眾可以直觀認識和理解文化遺產。據工作人員介紹,VR、AR技術能有效解決文化遺產保護中的痛點,既有利于保護文物古跡,又能打破時間和空間的藩籬,提升文化遺產的經濟、文化價值和社會效益。
作為山東省古建筑材料定點生產企業,山東宏宇博鷹建材有限公司主要從事青瓦、琉璃瓦、三曲瓦等產品的生產。該公司總經理劉毅告訴記者,由于文化因素,該類產品的客戶主要來自東南亞地區及日韓。
安徽傳承古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則專業從事仿古建筑設計、文物保護修繕、古典園林規劃及相關產業開發經營。隨著國內文創產業的興起、文化消費水平的提高以及傳統文化保護意識的增強,該公司業務呈現增長趨勢。據介紹,目前,旅游景區策劃與規劃設計、古村落古鎮保護設計、仿古精裝修設計等備受青睞。
除了展示,展會同期還舉辦了學術研討、大學生傳統建筑手繪大賽等許多活動。專家學者暢談傳統建筑文化,年輕觀眾自由奔放地展示才藝、切磋技藝,共同見證傳統建筑的傳承與發展,努力讓中華民族傳統建筑技藝煥發時代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