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校園展會策展人談展會盈利新模式
在學校自辦展覽會,和社會上的展覽會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對未來就業又有怎樣的啟發?
一位來自上海對外經貿大學的90后與他的團隊在校園舉辦美妝展,經過兩個半月的策劃籌備,實現贏利,這是一個來之不易的勝利果實。
王洋說,策劃展會的過程是一個一直在思考的過程,最初要考慮辦展的時間點。雙十一是電商大促,線上會有很大的折扣。但是電商的大促有一個很大的劣勢,就是雙十一期間的物流很慢,所以我們就想把線上了大促搬到線下來,展會現場的折扣和網上差不多,因此大學生會很樂意到我們這來進行消費。
招展優先考慮新商家
王洋介紹說:“線下招展我們會優先考慮那些新開業的商家,因為他們想要去營銷自己、想要開辟大學生市場,所以我們會特別考慮這種商家。”線上推廣的模式,我們首先采取了微信營銷模式,在朋友圈發布招展信息。我們有一家展商就是因為看到我們在朋友圈所發的招展信息主動來聯系我們的。
開發新的盈利模式
談到本次校園展的盈利模式,王洋表示,今年在展會開設了一個冠名贊助——Olive Young這個展位,冠名贊助費是1萬。對白金贊助商,我們給他們提供展會間隙播放廣告,就在舞臺上播放廣告和橫幅。
據了解,本次展會共有9家展商和1家上海會展網媒體展位,所以10家展商,一個鉆石贊助、一個白金贊助,總盈利3.13萬元,展會利潤是在1萬左右,利潤率在30%左右,平均下來每個展位是2700元左右。
可見,大學生在校辦展是可行的,通過頭腦風暴獲取創新的點子,結合對市場上的展會優勢、劣勢的了解與分析,沿用好的策略,加以團隊的努力,也是能摸索到策展辦展的一些方法,對未來參與社會工作也有很大的幫助。
掃描二維碼,關注會展天下,獲取更多新鮮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