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到底歸誰管,是旅游還是會展?
會議產業到底歸旅游還是歸會展辦,關鍵看政府的援助。綜合來看,我國會議產業運營的模式大概分以下幾種:
一是良性發展型
會議產業或者會獎旅游業開始進入良性發展軌道。不過,這樣的成功案例并不多。
二是自發生長型
不少地方的會議產業還處于自發成長狀態,沒人管。
三是尸位素餐型
旅游業或者會展業負責會議產業發展,實際上所做工作對于當地會議產業的持續發展沒有什么正面貢獻。
每年都主辦或者承辦幾個會議,但是卻忽略了大量的基礎性工作,對于區域會議產業長期健康發展的價值并沒有想象的那么大。
為什么我國會議產業發展中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表面現象是,會議處在旅游與展覽的夾縫中間,是這兩個產業發展過程中出現的衍生品,界限不好劃分。可仔細想想,發達國家的會議產業為什么沒有出現管理真空現象?
中外之差,實際上差在了理念上。發展會議產業目的是什么?是從根本上促進旅游業、會展業的發展,讓會議產業為區域社會經濟的發展做出長期而穩定的貢獻。
即便我們不能像發達國家那樣,將會議、展覽、旅游等歸在一起管理和協調,但只要建立相應的工作機制,就可能將會議產業推進良性發展的軌道。只是不能太過于關注會議產業的末端,而忽略產業發展的基礎建設問題。
雖然會議產業發展主要應該依靠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但中國會議產業的發展還要求政府來提供援助。
掃描二維碼,關注會展天下,獲取更多新鮮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