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發式會展聯盟的行業啟示
會展活動的接待正在成為城市最看重的高端旅游服務之一,而北上廣三個一線城市也似乎成了會議、展覽舉辦的“第一梯隊”。近來在與CCBA(中國會展聯盟)相關負責人的交流中發現,這個原名為“全國會議接待聯盟”、由烏魯木齊一家會展公司發起的行業組織(目前成員包括26個城市的28個企業成員),正在成把一些二線、三線城市的中小型會展公司推到客戶眼前。
在北京這樣會展主辦方云集的市場,主辦方有了開會辦展的需求,往往通過本地大型會展公司采購會議、展覽舉辦地的服務。在這個過程中,主辦方需要一個“一站式”的采購、解決方案,以及大型會展公司品牌對服務質量的保障;而會展舉辦地城市的服務提供方則需要一個向主辦方展示服務的平臺和機會。一線城市“中介”公司的存在,增加了主辦方成本。
而上述聯盟的作用就是把二三線城市的中小型會展公司打包、標準化,繞過“中介”,直接面向客戶做營銷。對主辦方來講,不單在保證質量的同時降低了成本,而且能提供更多選擇;對無力進行異地推廣的中小型會展公司,則提供了獲取業務的平臺。當然,業務的持續獲得是以服務質量的保證為前提的,中國會展聯盟能在短時間內得到發展,除了繞過“中介”的思路,還在于其對成員的嚴苛要求:不同城市的不同公司提供服務時,工作人員的服務標準、甚至服裝都是統一的;企業享受聯盟推廣平臺的同時,遵守聯盟的標準,接受聯盟的監督甚至懲罰。
在北京也存在這樣一批中小型的會展公司,它們不具備國旅會展、中青旅會展等公司的規模和實力,它們也迫切需要推廣。對于這批公司“走出去”的愿望,成立于2011年的北京高端旅游與會議產業聯盟或大有可為——如果二三線城市的小型會議公司可以來到北京抱團推廣,北京的中小型會議公司是否也能以統一標準、嚴密的組織進行有力的海外推廣?如果26個城市的28家會展公司可以在一個聯盟的整合下以統一品牌形象,面向一線城市的主辦方,那么北京中小型會展公司是否能夠以“城市會展資源”的統一形象,獲得國際客戶的青睞?城市的中小型會展公司之間是“競爭-合作”的關系,而產業蛋糕做大之前,除了同行企業之間的交流,或許還需要有力的組織者制定、執行統一的行業標準,進行卓有成效的市場推廣。在這方面,上述發起于烏魯木齊的行業聯盟或許能夠為北京的會展業提供一些啟示。
掃描二維碼,關注會展天下,獲取更多新鮮資訊↓↓↓
(來源:北京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