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江發展”新時代 蕭山會展新跨越
杭州國際博覽中心外景
天下網商大會
國際鍛造會議(ICCA認證)
淘寶造物節
世界旅游聯盟(WTA)總部
世界醫藥健康信息學大會(ICCA認證)
作為當前全球增長勢頭最強勁新興產業之一,會展業的發達程度已成為衡量城市化水平和國際化水平的重要標志。隨著“擁江發展”戰略的實施,杭州城市建設中心從“西湖時代”進入“錢塘江時代”,杭州會展業的戰略重心也轉向錢江南岸,蕭山會展業的發展坐擁天時地利人和,當仁不讓成為發展中的主力軍、主戰場。
作為現代服務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核心驅動力之一,蕭山會展業不僅將承擔行業專業和價值鏈高端提升的重要使命,還將為蕭山構建一個可持續的會展生態圈,推動重點產業的發展,帶動區域經濟升級,最后服務蕭山國際新城區的建設,推動城市轉型和經濟轉型,并以“旅游國際年”為載體,強化會展業的國際化,向世界傳達蕭山會展業的獨特魅力。
WTA后效應
進入新時代的杭州,提出加快建設獨特韻味別樣精彩世界名城。在旅游國際化方面,杭州又提出建設國際會議目的地和國際重要的旅游休閑中心,打造國際會展之都賽事之城。
作為杭州建設“世界名城”主戰場、主陣地,蕭山同時又是杭州旅游國際化的戰略承載區。去年12月,杭州憑借良好的國際化基礎、豐富的國際會議辦會經驗和獨特的區位優勢、生態環境,成功引進首個國際旅游組織——WTA(世界旅游聯盟),并將總部落戶在蕭山湘湖景區。這更被譽為蕭山旅游發展史上的里程碑事件,真正意義開啟蕭山“旅游國際化”新征程。
今年,蕭山將組建世界旅游聯盟總部落地工作班子,做好政策對接、項目落地、方案報批等,并計劃投資25億元建設聯盟總部用房及相關配套。同時,蕭山也將借助世界旅游聯盟和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的影響力、號召力,打造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項目旅游品牌,助推杭州國際化旅游城市發展。
據蕭山旅游局介紹,WTA總部落戶后,包括世界旅游產業博覽會、WTA年會、世界旅游學術論壇、中國國際會展文化節等一批重大國際旅游活動也將先后在蕭山舉辦。
確實,WTA的落戶,為蕭山會展業的發展創造了國際化平臺,打開了國際視野。就在WTA落戶一個月內,蕭山便出臺新一輪的會展獎勵辦法,每年5000萬元扶持資金,助力蕭山打造杭州“會展第一區”。這一政策“紅包”將發放到在蕭辦會、辦展、注冊入駐、人才引進等方方面面,特別是對引進和培育超大型國際性、全國性會議以及對當地會展業發展具有顯著推動作用的重大項目、重大活動、重點企業,給予“一事一議”獎勵。
業內人士表示,隨著大交通大通道的建設,錢塘江兩岸越加緊密地聯系在一起,蕭山的區域優勢越發凸顯。在杭州打造國際會展之都賽事之城的大格局之下,杭州要邁向國際會展名城,蕭山將是主要承載區,處于“第一方陣”的蕭山也將依托大交通大通道大花園的建設獲得杭州會展業的引領之勢。
這一“引領”之勢在今年一季度繼續表現顯著。蕭山旅游局介紹說,目前,杭州國際博覽中心已預定規模展覽40余個,部門產業會展項目18個;高星級飯店已預定百人以上會議150余個。比如目前中國國內重要的體育產業年展——斯邁夫全球體育產業大會今年4月就將在國博中心舉行,并計劃連續五年在蕭山舉辦,這將有效推動蕭山體育及相關產業的融合發展。
據了解,今年,蕭山將繼續貫徹落實會展業三年行動計劃,堅持高端、專業、國際化的道路,逐步打響“華東會客廳”、“國際會展地”品牌。
更國際范兒的蕭山會展
對蕭山會展來說,2017年是其發展史上不可繞開的關鍵一年。不僅僅是G20杭州峰會后開啟會展經濟的“元年”,更囊獲了眾多戰略級成果。
比如去年蕭山舉辦各類展覽62場、會議8046個,1000人以上會議227個,各類展覽62個,表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其中,承攬絲路國際聯盟大會、中國國際茶業博覽會、阿里網商大會等眾多國際會議達到近百場,包括“國際鍛壓會議”和“世界醫藥健康信息學大會” 兩個ICCA認證的高端國際會議,這背后的“品牌紅利”已使蕭山在杭州的會展地位得到進一步突出和鞏固。
這中間,杭州國際博覽中心的表現又尤為顯著。2017年7月,它成功加入ICCA(國際大會及會議協會);8月,成為UIA(國際協會聯盟)國內唯一會員單位;9月,加入IAEE(國際展覽與項目協會);11月,又成功榮獲UFI(全球展覽業協會)認證;12月,加入AIPC(國際會議中心協會)。可以說,以國博中心為核心的蕭山會展業已經開啟了它的“國際范兒”。
杭州國際博覽中心總經理唐雪說,“加入這些國際組織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給國博貼上國際化的標簽,更重要的是要接軌國際,既要學習國際先進行業理念,也要助推蕭山會展業走向國際舞臺,向世界傳達杭州會展業的獨特魅力。”
今年年初,杭州國際博覽中心又創新提出“第六代會展場館”,相較于第五代場館,將從物業管理到空間運營、從聚焦會展到跨界思維、從社會效益到經濟效益等方面發生質的變革。
何為“第六代會展場館”?唐雪認為,未來的會展場館不僅僅是專業做展覽、會議,還應該做賽事、走秀、演出,還有發布會、路演、節慶、市集、特展等。比如國博中心設置的“旅游功能”,從2016年9月25日開館至今,G20體驗館已接待游客超過110萬人次,這也是其區別于其他場館的特色業務。另外,在杭州2022年亞運會場館布局中,國博中心就將設置壁球館。
而這背后,正是蕭山更為關注的“大會展”格局,打通會展產業鏈上下游業務,深入挖掘“會展+N”的無限可能,尋找跨產業發展的融合點,實現會展業與旅游、文創、體育、商業等多元業態聯動發力的態勢,開創會展場館運營的全新模式,更成為杭州建設國際會展之都、賽事之城的重要引擎。
當然,這也是蕭山尋求會展國際化的路徑之一。不過,各個業態配比在一起,重點要思考如何在突出會展核心功能的前提下發揮協同效應。“這是第六代場館非常重要的一個體現。”唐雪介紹說。
隨著蕭山進入會展的新時代,它也以“旅游國際年”為抓手,加快推進會展業的智慧化建設,加強智慧場館的智能體驗。比如國博中心從今年起正式啟動智能安防、智能交通、智能體驗、智能管理。它的一款智能會展APP也已上線,從有參會參展的意向到進入場館參加活動,一直到離開場館,客戶所有的需求都可以在這個APP上實現。
確實,“第六代場館”的建設,也帶給蕭山會展業更多的“世界機遇”,蕭山將依托其“多元+創新”新模式的打造,以國際化視野、世界級標準做優做大會展產業,積極招引國際知名品牌會議會展。
謀劃會展生態圈
會展業蓬勃發展的當下,蕭山也已著手開展杭州國際博覽中心二期擴建項目規劃。
據了解,二期項目占地132畝,將全力打造成集會展會議、音樂廳、酒店辦公、博物館等于一體的綜合性功能區,有效破解蕭山承攬“大會大展”在硬件上的不足。同時加緊完善國博中心周邊的商務、金融、物流、商業、酒店、餐飲、娛樂休閑等配套設施建設升級,進一步提升蕭山舉辦國際會議的服務能力。
投入不到兩年時間,一期面積達85萬平方米的國博中心,其為何迅速進入二期規劃,業內人士表示,此舉正是看中會展在城市經濟中表現出的極強“融合”能力。
中國會展經濟國際合作論壇(CEFCO)此前曾發布最新報告,2017年全國專業展覽館的數量,由原來143個增長到153個,面積也由原來的850萬平方米增長到935萬平方米。但實際上,全國的場館還是“吃不飽”的狀態,全國每年能舉辦20萬平方米以下場館的比重比較大,基本在80%左右。
G20杭州峰會后,蕭山會展業“異軍突起”,成功躋身杭州會展大格局的“第一方陣”,會展經濟上下產業鏈的迅猛發展一定程度上激活了蕭山的國際化新征程,金融、新能源、旅游、生物醫藥、大健康、信息技術等戰略新興產業領域的“大會大展”帶給蕭山全新的國際視野,更促成了“城市轉型帶動經濟轉型”的蕭山思維。
蕭山區副區長羅林峰曾這樣解讀蕭山會展經濟的發展策略,逐步打響“國際會展地”品牌的背后,是推動產業會展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
也因此,蕭山提出“構建會展經濟大生態圈”,助力蕭山打造國際新城區。目前,蕭山區委區政府已把會展業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將其作為一個與新能源汽車、信息技術等同等重要的新興產業來扶持、規劃、發展,舉全區之力、集全區之智,謀劃蕭山會展業的發展前景,先后制定并出臺了會展業發展十年規劃和三年行動計劃,進一步釋放發展會展經濟的政策紅利。
這中間,G20杭州峰會舉辦地錢江世紀城首當其沖成為蕭山會展經濟崛起的新龍頭。這里正在打造以國際博覽中心為核心的會展產業園,以“重點類會展集聚區”+“培育類雙創集聚區”為目標,重點打造兩大戰略新興產業,即會展業和體育賽事音樂演藝業,經過兩到三年時間發展成為重點類集聚區;同時又將吸引高端文化創意、音樂制作、商務旅游、科技創新、創業孵化企業,支持“大眾創新、萬眾創業”,建設成為培育類“雙創基地”,并借此打造“中國一流的會展產業園”。
蕭山區旅游局負責人介紹說,2017年,蕭山區政府先后與阿里巴巴、杭報集團、Money 20/20等簽訂框架協議,緊緊抓住會展業發展的歷史機遇,強強聯盟,不斷實現“會展+”在產業發展中的落地、融合。今年,蕭山會展業也將有更多突破。譬如發揮蕭山旅游會展的區域、產業集聚等優勢,聯合區內的酒店、場館、景點,聯合競標國內外大會大展,并在產業會展上做更大的突破。
掃描二維碼,關注會展天下,獲取更多新鮮資訊↓↓↓
(來源:杭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