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節!會展人為什么PK不過愛情?
前天,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七夕節,又稱乞巧節、七巧節、女兒節或七姐誕。 在一眾“情人節”中,七夕可謂是地地道道的中國傳統情人節,其起源可追溯至中國漢朝,至今已有近2000年歷史。而西方情人節傳入中國至多不過百年爾,其影響和知名度卻已遠遠超過傳統的七夕情人節。今天,筆者將從經濟學的角度分析,會展人應該從七夕中看到什么?
西方的12個情人節
其實在西方,除了2.14的傳統西方情人節(Valentine‘s Day,也被翻譯為圣瓦倫丁節),每個月份都有一個特定的情人節:
1月14 日記情人節(diaryday)
情侶們互相贈送戀愛日記。
2月14 情人節(stvalentine'sday)
傳統情人節。
3月14 白色情人節(whiteday)
男孩回贈禮物的日子
4月14黑色情人節(blackday)
屬于單身貴族們的情人節。
5月14 黃色與玫瑰情人節
(yellowandroseday)
在這一天穿上黃色衣服,吃黃色咖喱飯是告訴大家你還在單身的意思,另外,在這一天送紅玫瑰是傾訴愛意,送白玫瑰是表示猶豫未決,若送上黃玫瑰,就表示再見了。
6月14 親吻情人節(kissday)
情侶們用親吻表達對對方的愛意。
7月14 銀色情人節(silverday)
把你的意中人帶回家讓父母認識的好機會。
8月14綠色情人節(greenday)
酷熱的夏天,不妨和另一半做一趟涼爽的森林之旅。
9月14 音樂情人節與相片情人節
(musicday&photoday)
舉辦大型社交活動的好日子,另外還有許多情侶在這天就蔚藍晴朗的天空合影,所以又稱為“相片情人節”。
10月14 葡萄酒情人節(wineday)
當然是喝一點葡萄美酒啦。
11月14 橙色情人節與電影情人節
(orangeday&movieday)
這一天情侶們可以連趕兩場電影,看完后,來杯柳橙汁吧。
12月14 擁抱情人節(hugday)
在公開場合擁抱,向世人宣告愛意。
西方人為何熱衷造節?
話說回來,為什么西方人這么熱衷于造“情人節”呢?其實西方人不止對“情人節”有執念,他們的日常就是創造各種各樣稀奇古怪的節日,例如英國的奶酪翻滾節、西班牙的番茄節、墨西哥的亡靈節等等。
西方人熱愛“造節”,除了開放自由的文化氛圍和和不拘一格挑戰傳統的性格因素外,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在于,無論是什么節日,都能帶來經濟收益。以今年中國的2.14情人節為例,線上鮮花預訂癱瘓、線下鮮花閃送價格翻倍、情侶酒店預訂高峰持續5天、微信上流行金額5.2元紅包發出4589萬個……2月14日的西方情人節無疑成消費熱點之一,在情侶們濃情蜜意之時,商家也賺得盆滿缽溢。不難看出,原本普普通通的日子,被冠上“情人節”的招牌后,其身價何止翻了百倍!
除了這些直接收益外,有特色又有趣的節日還能變身旅游資源推動旅游發展,例如前面提到的西班牙番茄節。每年8月的最后一個星期三,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聚集在布尼奧爾鎮(也譯為布諾爾,Bunol)上,和當地居民一道慶祝這個別具特色的節日。自2003年開始,每位番茄節的參與者要支付10歐元的門票,但這并未阻擋人們的熱情,去年的番茄節,主辦方的卡車拉來了160噸番茄,共有2.2萬名狂歡者相互投擲番茄,進行了長達一小時的番茄大戰。
約2萬名游客從世界各地趕往一個小鎮,只為了參加一場節日。于是門票、酒店、餐飲、零售業......的收入都上去了。敢問當今世界,能有如此號召力的展會有幾場?
現如今世界各國都在大力發展旅游業,中國也不例外,拍宣傳片、辦奧運會、辦G20,除了展示國力、宣傳國家形象外,我們還想要把“中國”這張名片推出去,我們想讓更多的外國人認識中國,了解中國,來到中國。
會議、展覽和旅游一樣,也有宣傳展示的作用,也能為國家帶來人流和外匯,但是說到底,除開政府主辦的國際間會議外,其它展覽或會議,吸引的只能是相關的、有限的、特定的一群人,其影響力和知名度都是有限的。而一個節日,一個全球知名、無數人感興趣的節日就不一樣了,它是普適的、大眾的,它的潛在目標群眾是沒有限制的,只要你有一顆愛玩的心,無論你是什么職業、什么年齡,你都可能成為“貢獻者”。
會展人如何“擴張領土”?
2004年2月,國家統計局發出《國家統計局關于印發文化及相關產業分類的通知》,自此,“會展業”的范圍從“商務服務業”擴大到了“文化及相關產業”,表明擴大范圍的“大會展”從國家層面得到了認可。然而,十多年過去了,我國的會展業在“領土擴張”上并沒有取得質的飛躍,除了少數幾場充滿創意的活動外,大部分會展企業仍然在會議、展覽這個狹義的“會展”領域里互相較勁,而沒有把目光擴展到更大的范圍里。導致我國國民對“會展業”的理解也僅僅局限于會議+展覽(貿易展)兩部分,認為會展是比較“偏”的行業,與生活關系不大。
實際上,“會展”和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你去看的每一場演出、參加的每一場活動,都是會展、活動團隊在背后操盤。那么,我們為什么不再向前進一步呢?向會展業外的人借鑒、學習,前段時間火遍全國的淘寶造物節不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嗎?不要害怕腦洞開得太大,畢竟現在是“腦洞星人”的天下,創意為王。只要這個節立意好、創意棒、影響大,那么它就是成功的。
筆者希望,以后大家再提起會展,腦海里不止會浮現在場館里展示交談的人群,或是高檔酒店里西裝革履的商務人士觥籌交錯,也會想到一群有活力、有創意的人在做著有趣的事。
掃描二維碼,關注會展天下,獲取更多新鮮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