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會突出“四新”主題
日前,首屆中國(北京)國際文具博覽會(簡稱文博會)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落下帷幕。此次文博會以“新產品、新材料、新工藝、新裝備”為主題,總展覽面積達1.3萬平方米,共有4個展館,匯聚了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文具商及知名文具企業。展品包括學生用品、書寫工具、美術繪畫用品、電子教學產品等。
中國文教體育用品協會理事長易曉俐在會上表示,文博會旨在落實工信部《關于促進文教體育用品行業升級發展的指導意見》【消費 (2016)401號】精神,通過品牌企業和高端文教辦公用品的展示展覽,以及企業新品發布和行業品牌的推薦活動,推動我國文教用品行業與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產業融合發展,提高產品附加值;促進企業技術創新、產品創新和營銷模式創新,提升行業國際競爭力;擴大文教辦公用品中高端產品供給,滿足居民消費升級需要,培育新的消費增長點。
多元化品牌悉數亮相
記者在展會現場,看到2號和3號展館幾乎囊括了中國文具市場領軍企業,得力、廣博、齊心、真彩、馬利、英雄、白雪、三木、康大等民族品牌悉數參展。而在4號展館里,則匯集了“中國文具高層論壇——文教用品行業市場最新發展趨勢”“中國文教用品及辦公設備新品首發式”“領軍企業高峰論壇”“品牌推介”“手賬市集”和連鎖品牌概念書店等多元化元素的互動交流活動。其中“中國文教用品及辦公設備新品首發式”由多場原創設計產品發布會組成。
在本屆文博會上,除了國產品牌大放光彩,努力推出四“新”外,近些年在國內慢慢興起的手賬文化也得到了足夠重視。記者在4號展館看到,“手賬市集”吸引了眾多手賬愛好者駐足參觀,體驗式的參與方式,讓手賬愛好者對產品有更直觀的感受。作為此次文博會的重要配套活動之一,“手賬市集”聚集了40余家手賬品牌企業,對于手賬這一舶來品,年輕觀眾中不乏熱情的追捧者。
據了解,在日本,無論男女老少都會隨身帶著一個被稱為“手賬”的筆記本,隨時隨地在上面記些什么,或者掏出來翻翻看。手賬對于日本人而言是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不僅具有備忘功能,而且是進行人生規劃的一個重要工具。記者看到,展會現場的手賬大都制作精美,帶有日歷和筆,夾些名片和紙片,不同的頁面劃分具有超強的整理功能,以滿足不同類型的需要。
原創設計打造生活美學
隨著眾多原創設計品牌走入公眾的生活,設計師已把生活細節中的熱情蘊藏在設計當中,用獨特的設計語言重新定義了生活美學這一概念。
在整個展館中,單向空間概念書店展區以“美學空間”的展示形式,將“書店+咖啡館+文具精品陳列室”復制到展會現場。單向空間概念書店展區的負責人介紹,此次展區的主題為“每一個獨立而豐富的靈魂都有處可棲”,即人對器物的觀點,最終反映的是我們在生活中自處和相處的態度。我們將器物視作精神世界的延伸和出口。比如行事歷讓生活有“條理”,信手箋讓沉悶的日常更有“趣味”,SONATA 活頁夾讓你可以“隨性”創造,斜紋棉單肩包讓思想成為你的“風格”,金屬書簽將“精簡”做到極致,心意卡寫下你的“真摯”,而單向歷則來自數百萬粉絲與數十萬銷量支持的“共鳴”。
從此次展會中不難看出,手賬、中高端文具、美學生活文具品牌,逐漸進入大眾視野并成為日后需要重點關注的領域。業內人士表示,隨著消費升級,日后購買中高端和具有設計感文具會成為一種新風尚,文具也會成為慢慢成為衡量生活品味和階層的符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