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南方網評:數產融合,奮力打造制造業數字化“廣州樣板”
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基礎,推進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搶占數字技術高地和產業高地,是培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新動能、打造制造業品牌競爭新優勢、把握制造業躍升價值鏈新契機的必由之路。廣州積極推進制造業數字化,探索數字技術賦能制造業實踐路徑,實現了數產融合發展。
“重劍無鋒”的制造業,是廣州經濟社會發展之基、立身之本;“輕若驚鴻”的數字化,則帶領廣州產業轉型升級、扶搖直上。近年,廣州堅持產業第一、制造業立市,推進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走在全國前列,全市工業總體規模、綜合實力、質量效益等指標領跑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上云上平臺率”達44%,87%的制造業企業擁有智能化設備,錨定“建設世界數字經濟示范區”初步建成“琶洲算谷”,70多個企業項目入選工信部工業互聯網領域創新發展工程、試點示范等。著眼實體經濟,廣州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進一步把制造業做實做強做優。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數字經濟具有高創新性、強滲透性、廣覆蓋性,不僅是新的經濟增長點,而且是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的支點,可以成為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引擎。把握制造業數字化發展趨勢,就是把握機遇、把握未來。從國家“東數西算”戰略工程提出到“琶洲算谷”落地成形,從廣東印發《廣東省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若干政策措施》到《廣州市特色產業集群數字化轉型成果白皮書》發布,從當下肩負全省戰略性產業布局“核心城市”到未來打造自主可控、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端高質產業集群,廣州審時度勢、敢闖敢立,不僅提振現代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綠色化“四化”發展之速,也為傳統制造業高質量轉型發展作出示范。
要在制造業數字化方面更上一層樓,廣州還需在建設“人、物、鏈”等重點方面進一步發力。人才是核心支撐,要對標世界級產業制造,健全“成建制、機構化”全球引才模式,培育打造數字化高端人才隊伍。數字基礎設施是制造業數字化的必備條件,要搶抓國家“東數西算”等戰略機遇期,加快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建設,打造更多數字化轉型標桿企業。要持續推進產業協同“鏈聯通”,發揮鏈主企業龍頭作用,強化補鏈延鏈強鏈,推動形成更多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
廣州之于廣東、之于全國,都是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提升制造業核心競爭力、占領產業發展制高點的中堅力量。必須凝心聚力、乘勢而上,持之以恒把發力點放在制造業轉型升級上,為廣州經濟社會發展增添動能,更為擦亮全球制造業“中國名片”作出更大貢獻。(南方網徐桂勇)
免責聲明:
該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該文章來源于網絡,與本站無關。該文章內容的完整性,及時性及真實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僅供讀者參考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