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博覽會籌備全速推進
距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還有150天的時間。目前,進口博覽會的招展情況大幅超出預期,參展企業規模大,影響大,水平高,將帶來一流展品,為辦成國際一流展會打下堅實基礎。虹橋國際經貿論壇及城市保障、安全保衛、場館保障、外事禮賓、通關便利化等各項籌備工作扎實有序開展。進口博覽會籌備工作已從“以招展為主”向“辦展為主”轉變,各項工作正緊密圍繞進口博覽會“不一般”的特點全力推進。
招展情況超出預期
記者從中國國際進口博覽局了解到,面對籌辦時間短、任務重等困難,經各方共同努力,首屆進口博覽會目前已基本完成企業展招展任務,招展情況大幅超出預期。
招展情況主要呈現三方面特點:一是堅持高標準。參展企業向國際先進水平看齊,已簽約世界500強和龍頭企業超過160家;二是堅持廣泛性和代表性,截至目前,展會累計有120多個國家的企業簽約參展;大力引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優質特色企業和展品參展,并積極鼓勵最不發達國家企業參展;三是展品整體水平對標國際一流,突出優質特色,品種豐富,為境內外采購商提供更多選擇,提升辦展實效。
清華大學中美關系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周世儉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世界各國企業的積極響應表明,擴大進口不僅對中國來說是利國利民,而且也將拉動世界經濟的增長。尤其在“逆全球化”思潮涌動的當下,國際社會對中國寄予厚望,中國也愿意承擔更大的責任。
周世儉認為,此前,世界經濟好壞的“火車頭”看美國,自2009年起,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超過美國,變為“雙輪驅動”。舉辦進口博覽會就是中國高舉經濟全球化和自由貿易旗幟的體現,為全世界人民增添信心。
采購商組織工作全面鋪開
采購商組織工作方面,根據中央批準的招商工作方案,首屆進口博覽會擬邀請超過15萬境內外采購商到會,以政府組團為主,包括地方交易團、央企交易團及境外采購商。
5月23日,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交易團組織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在京召開。會議指出,各地要加快組建交易團,把工作落到實處,各中央企業交易分團要全力做好各項籌備工作。
根據會議要求,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組建了交易團,將廣泛組織轄區的企業參加首屆進口博覽會。目前,各地交易團組建工作已經全面鋪開。
陜西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告訴國際商報記者,陜西省商務廳已召開專題會議,安排部署進口博覽會陜西交易團籌備工作。專題會議要求迅速組建4個專業交易分團和各市區交易分團,建立工作機制,制定交易分團工作方案;立即開展采購需求摸底,收集采購清單,組織企業報名參會;精心篩選采購合同,主動對接采購意向,做好進口簽約和項目推介;做好交易團的報名注冊及證件辦理工作;做好信息報送和宣傳報道工作。
同時,進口博覽會正著力推進精準招商,優化采購商結構;對招商工作加強了數據分析,梳理目標采購商名單,提供給各地交易團進行重點邀請;下一步還將赴全球路演并邀請境外采購商參加進口博覽會。
論壇籌備工作有序開展
進口博覽會舉辦期間,首屆虹橋國際經貿論壇也將同步舉行。目前,論壇籌備工作正穩步有序開展。
記者從進口博覽局獲悉,首屆虹橋國際經貿論壇由一場開幕式和三場平行論壇組成。其中,開幕式將有2000多名代表參加,三場平行論壇每場約800名代表參加。論壇將在“激發全球貿易新活力,共創開放共贏新格局”的共同主題下,重點就推進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推動貿易創新增長以及促進貿易投資可持續發展等內容進行討論。
目前,主會場的硬件改造和軟裝工作正在同步有序推進中。在論壇組織工作方面,進口博覽局將對標國際一流論壇的經驗做法,研究制定會務工作總體框架方案,并進一步制定嘉賓邀請、證件注冊細化方案,同時積極對接上海市城市保障工作總體方案,有序推進外事禮賓、現場接待、志愿者服務等保障工作。
(來源:國際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