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展覽業結構進一步優化 市場主體精細化態勢明顯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主持發布會(中國網 郭天虎攝)
中國網財經5月10日訊 商務部于今日上午10時召開例行發布會,新聞發言人對外發布近期商務領域重點工作情況,并現場回答媒體提問。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介紹了2017年中國展覽業發展統計分析報告有關情況。
以下為文字實錄:
高峰:近日,商務部發布《中國展覽業發展統計分析報告(2017)》。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展覽業市場規模繼續穩居全球首位,從高速增長步入高質量發展的軌道。“綠色、低碳、可持續”的發展理念成為行業共識和產業轉型升級的方向。
據商務部統計,2017年在全國專業展館舉辦的各類展覽會共5604場,展覽總面積達到10642萬平方米,分別較2016年增長1%和12.3%。平均單體展會規模持續擴大,展覽面積達到10萬平方米以上的展會數量占3%,較2016年提升0.3個百分點。展覽經營效益持續向好,2017年全國展覽營業收入達872億元,同比增長12.3%。當前我國展覽業發展主要呈現以下特點:
一是展覽業行業和區域結構進一步優化。從區域分布看,上海、北京、廣州繼續領跑全國展覽業發展,重慶、成都、南京、深圳、杭州、青島等城市展覽業發展優勢加快顯現。在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的推動下,天津、武漢等城市也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從行業分布看,展覽會數量排名前四的依次是日用消費品及居民服務類,占31.3%;房屋建筑、裝飾及經營服務類,占18.4%;工業科技類,占10.5%;文化、體育和娛樂類,占9.7%。
二是市場主體多元化、精細化態勢明顯。展覽行業資源整合加快。在展覽內容上,圍繞創新發展、綠色發展,一些大型展覽逐漸向新能源汽車、智能制造、環保等領域延伸。在展覽硬件上,新一代展館建設升級,展覽業與多元產業融合加快。在展覽服務上,展覽服務商從單一業務模式向提供整體解決方案的綜合品牌服務商轉型。
三是科技創新進一步驅動展覽業升級。現代信息技術與會展經濟交匯融合正成為趨勢,大數據和智能化應用成為展覽業創新升級的新動能,有力推動業態模式和管理服務創新。
四是展會經濟積極推動“一帶一路”建設。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深入推進,有關國家企業借助展會開拓中國及第三方市場的積極性不斷提高。2017年“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參展商數量占總境外參展商的26.4%,較2016年提升15個百分點。展會逐漸成為我國擴大對外開放、進一步開放市場的重要平臺。
下一步,商務部將繼續堅持質量第一、效能優先的發展方向,努力構建新型管理服務體系,幫助展覽市場主體做大做強,推動我國展覽業實現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