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交會觀察:貿易戰或成新常態,企業突圍需要新手段
第123屆廣交會于4月15日在廣州琶洲國際會展中心拉開了序幕。在中美貿易大戰一觸即發的陰影下,本屆廣交會卻人氣旺盛,并未受到多少影響。
廣交會的大多數參展商們已經開始著手應對中美貿易摩擦帶來的負面影響,“一帶一路”倡議也為國內企業帶來了新的市場空間,在微觀與宏觀雙重加持下,如何用好外貿電商拓展新興市場成為國內出口企業面對的新課題。外貿營銷專家、宜選網CEO胡欣然認為,當前國際貿易形勢復雜多變,企業首先要認清海外新興市場的特點,第二要盡可能選擇性價比高的電商模式進行探索嘗試。
微觀·參展商:積極開辟新市場,準備應對貿易戰
近日,美國對中國發動的貿易戰似乎已經箭在弦上,國內出口企業面臨著巨大的考驗和壓力。不過從本屆廣交會國內參展商的普遍反應來看,早已經風雨、見世面的中國企業在產品升級轉型、多元市場開拓等方面做好了應對準備,以求最大化避免因為這次貿易戰帶來的負面影響。
歐琳集團進出口有限公司出口的歐琳櫥柜有40%銷往北美市場,預計這次受到的沖擊會比較大。該公司總經理洪崔波介紹,公司在積極改進產品,試圖拓展更多發展中國家的市場,“即便美國市場接下來會受影響,但是東邊不亮西邊亮,誰也不會在一棵樹上吊死。”洪崔波表示,針對中東、東南亞等細分市場,歐琳在產品上做了更多改進,以適應這些市場客商的口味。
美國市場對于寧波埃美柯銅閥門有限公司的出口市場而言,占10%左右。該公司國際貿易三部經理陳峰認為產品能否滿足市場剛需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企業抵御貿易風險的能力:“關鍵還是看市場需求,只要有剛需在就有市場。”陳峰表示,雖然301調查的清單上沒有涉及公司產品,但如果英美德搞一體化就會有影響,為此公司在產品端、營銷端花大力氣去開發俄羅斯、土耳其、非洲等市場。
美國試圖對中國商品增加關稅的政策,也給其國內的采購商帶來麻煩。“靴子”落地前,部分倍感壓力的美方采購商趁清單實施前加大進貨量,這為中國供應商贏得“喘息”機會:“3月至今,我們對美出口訂單出現了小高峰。”廣東大族粵銘激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海外銷售經理劉旭輝透露,其公司自主研發生產的激光加工設備在美國3月23日公布的征稅清單建議中,美方的采購商卻比他們更著急,“畢竟很難找到比中國商品更物美價廉的了。”
宏觀·“一帶一路”倡議:為企業拓展新市場打開巨大空間
企業在“內外兼修”以應對挑戰,中國政府近年來的諸多政策也在未雨綢繆,尤其是“一帶一路”倡議的不斷推進,沿線國家和地區采購商已經成為廣交會的重要組成部分。
廣交會新聞發言人、中國對外貿易中心副主任徐兵介紹,在第122屆廣交會時,“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采購商就已經成為展會的主要客商,該屆廣交會“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與會84445人,占總人數約44%。海關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增長12.9%,高出我國進出口增速3.5個百分點。同期,我國與拉美國家進出口增長14%,與非洲國家進出口增長12.4%,可見對新興市場的開拓卓有成效。
“一帶一路”倡議則為中國企業應對國際市場風險提供了廣闊空間。生產光伏產品的拓日新能源公司人員陳莉麗說,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肯定對市場會有一定影響,但也不會太大,因為他們的產品已經在東南亞、中東、非洲、南美等新興市場有了一定的客戶量。而且企業的核心技術越來越強,在國際上的競爭力也在不斷提升。
寧波歐達光電有限公司經營副總裁朱曉蒙表示,在“一帶一路”倡議推進下,公司早就開始拓展新興市場,美國市場的重要性較原來已經下降:“就公司當前出口份額看,印度高居榜首,美國第二,然后是土耳其、韓國等地。下一步市場開拓中,新興市場仍將是重點。”朱曉蒙稱,公司將會采取多種措施應對貿易摩擦來帶的風險,比如在越南設立工廠,希望以第三國出口避開關稅壁壘,后續還將在南美北非布局生產基地。
專家·宜選網CEO胡欣然:開拓新市場要重視用好新電商營銷
拓展新市場需要中國企業付出更多的資金、人力和物力成本,怎樣才能在更短時間內、低成本并且有效的打開新市場的大門呢?外貿電子商務成為不二選擇,但是已經發展多年的電商在新的國際市場環境中,如何才能充分的發揮其作用呢?
外貿營銷專家、宜選網CEO胡欣然表示:“在當前的外貿環境中,國內企業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如何利用電商快速打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市場,這就需要對這些市場的特點予以具體分析。”胡欣然指出,海外新興市場大多都是發展中國家和地區,使用的母語類型多,比如俄羅斯、巴西、東南亞、阿拉伯國家等都是非英語母語地區,“開發這些區域的市場,就一定要用當地的語言做營銷和推廣”。
此外,企業海外拓展也要迎合新興市場買家的行為習慣。Ericsson公司2017年公開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全球智能手機用戶約為27.5億人,占所有手機用戶約55%。宜選網CEO胡欣然分析稱:“移動互聯網在全球的迅速普及讓新興市場國家具有后發優勢,他們可能還沒養成在PC端尋找供應商的習慣時,就已經熱衷于隨時隨地在手機上搜索賣家了。這提醒那些志在新興市場的國內企業,除了本地化推廣外,移動端營銷網站的建設也要重視起來”。
選擇更適合的電商模式也非常重要。胡欣然表示,不論是曾經輝煌的B2B平臺模式還是現在的獨立電商新模式,國內企業要基于新興市場買家的獨特性做出自己的判斷。“可以肯定的是,不管哪種模式其實都是依靠以谷歌為代表的搜素引擎來獲取流量。B2B平臺在搜索引擎上推廣自己平臺后,將收獲的流量二次販賣給用戶;獨立電商則是直接在搜索引擎上獲取流量,相比之下后者的流量來源更直接成本更低。”胡欣然說,“另外就是受限于平臺內激烈的價格競爭,B2B平臺上企業的利潤往往被攤薄了,獨立電商在這方面能較好的保證企業收益。這兩點也是目前獨立電商成為外貿B2B推廣新主流的決定因素,國內的中小外貿企業在資金、人力、物力等有限的情況下,不妨選擇性價比更高的模式進行海外推廣”。
掃描二維碼,關注會展天下,獲取更多新鮮資訊↓↓↓
(來源: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