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教育裝備展覽會上的風起云涌
展覽會作為行業變化發展的風向標,宛如一個市場的縮影。2017年,全國各省市舉辦大大小小的教育類展會超過百場,吸引了大批廠商前去參展,演繹了一場又一場的教裝風云。其中,有龍頭霸主,也有后起之秀;有繁華沒落,也有異軍突起。
技術驅動裝備突圍
伴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和科學技術的進步,教育裝備從最早必備的“黑板+粉筆+戒尺”三件套演變到如今平板交互式教學,教育裝備市場的技術驅動性愈發明顯。在信息化設備占主流的市場中,不管是傳統教育裝備還是全新教育產品都在上演著一場科技比拼,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定律在教裝領域大放光彩。
傳統教育裝備在市場逐漸飽和及份額不斷被蠶食的情況下,借助新技術升級產品延伸功能成為必然選擇。以最普遍的黑板為例,從最初手寫的粉筆板書到智能顯示平板再到兩者相整合的智慧黑板,融合多種需求的集成產品成為傳統教育裝備突圍的大趨勢。
不過,因為我國教育地區發展不均衡,傳統教育裝備依然還存在市場。雖然落后偏遠地區市場體量小,但提早介入產生的品牌效應會極大地增加用戶粘性。
再以完全依靠新技術崛起的新產品VR為例,2016年VR進入教育領域可謂風生水起,成為投資大熱門。然而,半年過后,就有大量創業公司倒閉,一些知名的VR企業也被迫關閉部分VR研究項目。據業內人士透露,某長期活躍在大眾眼中的企業實際落地的VR項目僅為個位數,VR教育的慘況可見一斑。2017年,VR卷土重來,低調參展各大展會。相比前幾年的門庭若市,如今公眾對于VR教育的態度更為理性。用戶不再單純追求視覺體驗,而更加關注課程內容。如今,VR教育內容的全面、專業與否往往決定了用戶的反響如何。
不同于傳統教育裝備的技術突圍,以新技術起家的新產品在借助技術優勢時更需要深入到教學內容中。
除了新舊裝備之間的角逐,新高考改革、走班制、人工智能等政策出臺也注定了2017年是熱鬧的一年。企業作為市場敏銳度最高的群體,與新概念隨之而來的就是商機。以走班制為例,學生自愿選擇不同層級班級上課,使傳統的“點名”不再適用。展會現場,以電子云班牌、一卡通、藍牙等考勤方案也成為企業智慧校園體系的新賣點。
從“教”到“學”回歸本質
一般說來,教育裝備是指那些完成教育任務所需物品有效組成的系統。傳統課堂教學以教師為中心,教師主導學習活動的各個環節,教育裝備的初衷也是輔助教師課堂教學或校長行政管理的工具。然而,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化和教育理念的變化,自主學習、個性化學習、適應性學習,越來越多的以“學”為中心的詞匯開始出現,學習者逐漸成為教育關注的主體,廠商的產品設計理念也逐漸開始向如何更好地幫助學生學習靠攏。STEAM教育席卷中國的浪潮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學生主體地位的回歸。
這種現象在環境較為寬松的在線教育領域體現尤其明顯。互聯網教育各個環節均取決于學習者的需求,教師不再是教學目標的唯一制定者,而是成為滿足學習者個性化需求的服務者。展會現場也有不少廠商提出大數據口號,收集課堂教學數據,用以輔助學生個性化學習。不過,就整體而言,從以“教”為中心到以“學”為中心的變遷,在傳統教育裝備市場還處于一個緩慢的發展階段,但趨勢已有所顯現。
素質教育再度凸顯
近年來,受教育大環境趨勢的影響,公眾及學校對素質教育愈發重視。教育部《義務教育小學科學課程標準》和《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等政策出臺更是為各大廠商打了一劑強心劑,展會上有關創客教育、藝術教育、音樂教育等產品的隊伍越來越壯大。
前幾年還無人問津的書法、音樂教學一躍成為熱門,體驗區前都排滿了長隊。以北京金三惠科技有限公司為例,數字音樂課堂教學系統已經落地近千所中小學。數字書法教室的開創者北京華文眾合的產品也進入到數百家學校。
未來,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將不再是一句口號,而是借助教育裝備真正落到課堂教學中的常態。
掃描二維碼,關注會展天下,獲取更多新鮮資訊↓↓↓
(來源:中國教育裝備采購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