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線會展”模式和應用不只是一種產品形態
雙線驅動發展模式早就存在,也是必然趨勢,會展行業也不例外,只不過被模式化、被普遍重視和提到議事議程上來晚了點而已。
人類的發展基因是“0和1”(女人是0,男人是1),所以男女必須結婚才能推動人類社會和文明生生不息并不斷發展,與互聯網的基因“0 和1”及其相像;“雙線模式”的本質上也是“0和1”(互聯網是0,實體產業是1),因此互聯網必須與實體產業融和互補才能創新和共贏發展,這是OAO雙線模式的基礎。筆者認為“人”本身就是“雙線結合體”,因為脖子以上的腦袋可以稱為“線上”,負責思維、創新和儲存;脖子以下的軀體可以稱為“線下”,負責執行、實踐和呈現,從而“線上與線下”相互指導驗證,形成“理論與實踐”的雙向循環,直達成功和使命。所以,既然“人”都已經“雙線”了,還有什么不應該是“雙線”的呢?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正處于一個關鍵轉型時期,必須培育壯大新動能,加快發展新經濟。”2016年,新經濟首次被寫進《政府工作報告》。新經濟孕育在各行各業之中,制造業、農業、汽車、物流、會展……任何一個行業都面臨著向新經濟轉型巨大的挑戰和機遇。
互聯網重構了商業價值、變革了服務邊界、提高了服務效率和質量。傳統會展行業也應該積極實踐“互聯網+”戰略,以開放和創新的態度擁抱互聯網。而雙線會展(Online And Offline)將是現代會展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什么是雙線會展?
雙線會展(Online And Offline)的概念,簡言之,就是將互聯網思維、優勢和技術與線下會展活動緊密結合,發揮雙線各自的優勢,互補雙線各自的瓶頸,全面提升產業效率、運營模式的同時創新和跨界打造出新的數字化會展產業經濟形態。
對“雙線會展”模式的認識不能簡單地認為它只是將傳統會展簡單地搬在互聯網上的一種產品
展會作為一種行業或產業的公共展示活動,拋開表面深入來看,會展的本質應該是行業或產業發展信息的呈現與對接活動,只不過線下實體展會給人更多的體驗感和信任感而已。當今社會的人們絕不會為那些沒有或無法獲得信息參考的事務去付出實際行動,而獲取信息最常用和便捷的手段就是互聯網。因此線上會展的作用之一就是可以作為線下會展的信息源和引流平臺,幫助會展客戶(主辦、展商和觀眾)做出正確的選擇,這對線下展會的優化和質量提升具有積極作用。不妨我們先來分析總結一下傳統會展的功能、需求和目的:
一、主辦方:追求展會的規模(面積、展商和觀眾的數量、質量)、盈利(包括政府補貼)、品牌度和行業競爭力以及每屆會展的創新、亮點和增值服務。
二、參展商:
1、廣告宣傳:利用圖文展板、視頻、印刷品等形式在有限的展位空間里展示自己的品牌和實物產品。
2、刷存在感:其它同行如基本都參展了,自己也不得不參展,否則有損自己的行業形象。
3、信息收集:借機了解行業發展趨勢和其它同行企業的發展狀況,作為企業發展調整和戰略的參考。
4、老客戶聚會:借機把企業的合作伙伴聚在一起,展示企業實力并當面交流和增進感情。
5、拓展商機:。通過展示和交流來吸引觀眾,最終達到拓展商機和交易的目的。不過絕大大部分B2B展會并不太可能在現場達成交易,更多的還是在于收集信息,通過后續跟進來達成交易。
三、專業觀眾:
1、定向考察:對心目中已有目標的觀眾而言,可借助展會方便地借機同時考察到幾家展商企業并作出初步比較。
2、信息收集:借機了解行業發展趨勢和各家企業的發展狀況,尋找企業未來合作的對象。
3、反向宣傳:專業觀眾多半是采購商企業,他們也需要宣傳和被參展商了解,拓展合作商機。
綜上可以看出參加展會的客戶群體的核心為展示、交流、拓展商機這三大需求,而傳統展會可提供的營銷形式也無非只能是展位、會議論壇和會場廣告等幾種形式。
那么傳統展會存在哪些客觀上難以突破的發展瓶頸和痛點呢?可以簡單概括為以下幾點:
1、區域地點的限制:傳統展會具有很強的地域性和限制,而且同類展會不同的地區都有舉辦,因此一些區域性的企業一般不愿參加跨區域的展會。
2、展覽時間的限制:展覽會舉辦具有周期性,每次通常3~5天,一旦閉幕,只有來的人知道,沒法來和不知道的人等于這場展會不存在。
3、成本效果的限制:參展商一次性投入大量的人財物成本,僅僅幾天的展示能有多大收獲?企業自會衡量和做出選擇。
4、產品展示的制約。展會舉辦的城市遠近、展位面積大小和物流倉儲等費用等要素等都大大制約了展商的產品展示需求,特別是一些大型設備、貴重產品和難以搬到現場的產品等。
5、展會誠信度的制約:很多言過其實的宣傳招商往往讓參展商和觀眾患上了展會選擇恐懼癥。
6、缺乏創新的制約:年復一年,千篇一律的老一套展會模式、功能和服務,令很多展商和觀眾難以提起興趣。
7、規模過大的副作用:當展會規模過大后會產生組織、服務、展商質量和展會主題等下降的副作用,信息量過大,觀眾難以取舍、覆蓋和后期消化,熱鬧的背后卻削弱了展會的體驗感,令人有些望而卻步。
綜上所述,基于互聯網思維和優勢的雙線會展創新,首先應該著眼于如何將線上與線下會展互融互通,達到優勢互補,從而全面提升傳統會展產業普遍的發展瓶頸、空間、模式和效率,在推進國家“互聯網+會展”發展戰略和會展產業數字化創新中,更好地促進傳統會展行業升級轉型和健康發展。
當然,目前雙線會展模式還是個出生的新生事物,有其誕生、成長和壯大發展的過程,其初期的目的和作用是先從把線下展會同步搬在線上舉辦的產品模式開始,首先解決“無法在手機上看展會”、“展會只能有一種舉辦方式”和“傳統會展業普遍發展的瓶頸”等這些大的難點和需求,但這并不意味著“雙線會展”只是一種新的會展產品或模式,雙線會展模式的推進將遵從四個階段:即從O2O(互通)到OAO(互補)到OMO(互融)到會展行業”大數據應用”等的不斷構建與發展演變過程。事實上線上展會(數字展會)的未來發展空間將遠遠超出傳統展會的含義、功能、作用和邊界,它有可能發展成為一種全新的泛數字化會展新經濟形態,當然這離不開政府、會展行業、所有會展人和各行各業企業家們的參與和支持。
廣義地看,會展活動如今已無時不在,無處不在。因為不管何時何地、通過何種方式只要人與人、企業與企業和國家與國家之間只要有溝通交流就一定有信息傳遞(會議功能)和說明什么事(展覽功能),因此可以說:人人都是會展人,天天都在會展中,事事皆可被雙線。隨著中國人工智能技術、計算機視覺感知、AR/VR/MR的應用和大數據整合等的應用,虛擬技術將逐步穿透實體世界,將把汽車、商店、診所、學校和會展活動等現實世界的場景和行為實時數據化,自此,數據世界和實體世界將逐步完全融合(我們稱為OAO模式,國外稱為OMO模式),人們可以自由選擇和穿梭在線下+線上的雙線世界中……。別以為這是神話,其實你已在其中,只不過你還沒認識到而已,未來這種感受和需求會越來越強烈。
掃描二維碼,關注會展天下,獲取更多新鮮資訊↓↓↓
( 來源:中國信息產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