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克爾:會展業架起中外溝通的橋梁
原標題:邁克爾:架起中外溝通的橋梁
“我幾乎每年都參加這一論壇。面對未來的發展,會展業怎么做,這里能提供許多借鑒。”在第十四屆中國國際會展經濟論壇(CEFCO)期間,《中國貿易報》記者在美麗的青島見到了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有限公司(SNIEC)總經理、2017年上海市“白玉蘭紀念獎”獲得者邁克爾,談及參會感受時,他作出了上述表態。
身高1米90,講一口流利的漢語,故鄉在德國漢堡,定居中國近20年,運營著“全世界最繁忙的會展中心”,正帶領千余人的團隊迎接會展業的新挑戰和新機遇......這就是邁克爾,24歲就與中國上海“結緣”、感受著上海奮發向上的城市精神、與中國經濟的“脈搏”一起跳躍的在華杰出外籍人士。
邁克爾在CEFCO2018現場演講
1989年,邁克爾來滬開展食品貿易,從此與中國難舍難分。九十年代,邁克爾獨具慧眼,說服德國總部在中國建立分公司。自1998年起常駐上海工作。2014年,他接受挑戰,執掌展館,涉足會展業——會展業這一朝陽行業在中國的都市日漸受到重視。
位于浦東新區的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是中外合資合營的第一家展覽中心。該場館由上海陸家嘴展覽發展有限公司與德國展覽集團國際有限公司聯合投資建造,已成為中國最成功展覽中心之一。憑借其獨特的區位優勢、先進和實用的展館設施以及專業的服務品質,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已成為促進國內外經濟往來的國際展會平臺。
在邁克爾的帶領下,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取得了年均展覽場地銷售額10億元、凈利潤2億元、上海展覽場館市場占有率達60%以上的佳績。在他的主導下,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制定了PIP績效改進計劃,以客戶需求作為導向,傾聽客戶訴求,提升服務品質。上海新國博的成功運營凸顯了展會經濟在中國及東亞經濟區域迅猛發展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中國貿易報》記者與邁克爾合影
中國經濟的成功吸引了國際目光,越來越多的外國人士想要參與中國的建設進程。作為較早“吃螃蟹的人”,邁克爾積極分享自己的經歷和體會,不遺余力地向國際投資者、經商者介紹中國,為這些人士尋找機遇、擴大事業提供幫助,促進了雙方人員、經貿往來,增進了人民友誼,拉近了中國和世界的距離。
“一些國際公司不太了解中國的市場情況、政策法規和投資環境,我向他們介紹詳情,適當打消對方的顧慮。”邁克爾說,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的成功本身就是一個范例,中方和德方聯手打造的這一美妙場館詮釋了中國的投資景象,中國的大門是開著的,并且會越來越大。
邁克爾是個大忙人兒。每年,他都要飛到國外九、十次,足跡遍布歐洲、北美等多個國家,向相關公司熱情地介紹中國,幫助他們克服障礙和解決困難,比如尋找當地客戶等。相較企業家身份,邁克爾更愿意把自己當作一位使者,為中國和世界架起一座溝通的橋梁。
掃描二維碼,關注會展天下,獲取更多新鮮資訊↓↓↓
(來源:中國貿易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