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會展經濟,促進郴州開放型經濟轉型升級
郴州位于湖南省東南部,地處南嶺山脈中段與羅霄山脈南段交匯地帶,儲藏了豐富的有色金屬資源,素有“中國有色金屬之鄉”美稱,伴生了豐富的寶石和礦物晶體資源,被譽為“中國觀賞石―礦物晶體之都”。
過去,由于采礦業的機械化、信息化、集約化程度不高,礦產資源開發管理粗放,資源綜合回收利用率低下,加之認識局限,對礦晶的認識不夠,把“石頭”當礦石賣,礦物晶體獨特的美學價值與科研價值沒有得到發揮,產品附加值低,產業鏈條得不到延伸。自2015年第三屆中國(湖南)國際礦物寶石博覽會(以下簡稱礦博會)在郴州成功舉辦后,給人們帶來一場觀念的變革,加之礦博會永久落戶郴州,使郴州礦物寶石產業發展迎來了新的機遇。
為加快產業結構轉型升級,適應經濟發展新業態,郴州市加快了口岸平臺的建設,構筑了海關、檢驗檢疫、公路口岸、鐵路口岸、鐵海聯運等功能齊備的通關平臺。“如何把礦晶之都做大做強?礦博會提供了一個絕佳的平臺,郴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抓住機遇,將礦博會列入工作的重中之重,以“石”為媒,擴大國際影響;多管齊下,促進開放型經濟轉型升級。首先,將礦博會列入重要展會,出臺了支持礦博會的九項優惠措施,在有效監管、優質服務、便捷通關等方面為礦博會保駕護航;并且制訂《礦博會檢驗檢疫工作指導》,保障礦博會工作規范高效推進。其次,積極與市委市政府協調,促成湖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與郴州市政府簽署《共同推進郴州市開放崛起戰略合作備忘錄》,明確將在會展經濟發展方面加強戰略合作,共同把郴州市打造成為湖南“創新引領、開放崛起”的“新增長極”。再次,實施“通報、通檢、通放”一體化作業,全面實現無紙化報檢、無紙化通關,礦博會展品優先檢驗,優先放行,本著“風險可控、適當放寬”的原則,對參展商給予人員通關禮遇;設立礦博會專用窗口,快速核放;實行預約加班,24小時為展會提供“一站式”服務保障;加強部門聯動,優化信息溝通渠道,實現“無縫隙、零等待”,確保礦博會展品及人員快速便捷通關。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第五屆礦博會吸引了52個國家500多家企業參展,參觀人數33.6萬人次、交易總額19.3億元,礦博會期間,郴州簽約29個項目,總投資253.83億元。有數據顯示,由于礦博會的帶動作用,郴州國際會展中心每年舉辦各類展會20多場次,郴州會展經濟年均增長20%以上,同時,2016年郴州市礦物寶石產業實現產值近150億元,目前全市從事礦物晶體及玉石加工的企業約200家,相關從業人員約10萬人。
掃描二維碼,關注會展天下,獲取更多新鮮資訊↓↓↓
(來源:紅網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