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 各地重構產業與會展版圖
進入新經濟時代,隨著產業的轉型帶來了會展業的轉型,同時也帶動了城市發展戰略的轉變。近日,在長沙舉辦的2017中國會展業年會暨長沙會展經濟論壇以“新時代:產業·會展·城市”為主題,深入探討了新經濟時代產業轉型與會展產業之間的關系,以及給城市發展帶來的變化。
十九大報告提出,支持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瞄準國際標準提高水平。新時代,作為服務產業和區域經濟、拉動區域現代服務業升級的會展業,將承擔更重要的使命。
更為重要的是,會展是外交的重要表現形態,如APEC、G20杭州峰會、金磚國家廈門會晤、“一帶一路”峰會等,對展示大國形象都發揮了積極作用。
提升國際競爭力
“辦好2018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是中國主動開放市場的重要舉措。”商務部服務貿易和商貿服務業司巡視員湯軍在此次年會上如是說。
“新經濟正在為會展業帶來新動能、新目標、新戰略、新模式和新部署,將為會展業帶來全新的發展方向。”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會長袁再青表示,步入新時代的會展業將有一個新的定位,預計明年各地將相繼對會展業發展作出戰略部署。他認為,隨著產業的轉型升級,將形成產業會展帶動會展產業的局面。
袁再青表示,會展經濟是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綠色低碳經濟的典型代表,發展會展業對城市經濟建設、產業發展、品牌營銷都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長沙將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及產業規劃,加強市場主體建設,達成發展會展業的社會共識,預計用5年時間初步建成‘中部會展高地’。”長沙市會展辦主任陳樹中介紹說,將進一步著力構建“大會展”格局,打造千億會展產業。
在業界人士看來,產業會展和會展產業是一個貨幣的兩面,產業離不開會展平臺的支持,會展更離不開產業的創新發展。
布局大會展新城
“會展業是服務所有產業的綜合性服務行業。”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儲祥銀認為,各地需加強會展產業粘合度和吸引力,完善會展服務的城市功能,健全會展產業服務的鏈條,打造完備的會展設施、完善的會展服務,吸引會展活動的主辦方落戶,形成新的產業集群。
據北辰時代會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杭州國際博覽中心總經理唐雪介紹,杭州將打造會展集聚區,其定位是國際化、品牌化、專業化、信息化、總部化。為此,會展聚集區要做到延展性、輻射性、共享性、層次性、集約性和知識性。杭州國博的運營理念是公共平臺、重要引擎,尤其是針對會展、體育賽事、演藝的板塊發展,將執行三“高”標準,即高起點定位、高標準招商、高水平運營。
唐雪介紹說,杭州和蕭山區相繼出臺了一攬子助推會展業發展的扶持政策,杭州國博作為唯一的綜合運營場館,成為發展會展業的新引擎。她認為,建設會展聚集區,是一個全新生態和全新格局,要服務城市經濟和產業發展。
構建經濟增長極
在此次年會的“集聚區,對城市會展的產業價值”對話環節,中國加工貿易產品博覽會組委會執行秘書長、廣東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國際博覽會組委會執行秘書長陳仲球表示,隨著國家大灣區戰略的提出,粵港澳大灣區最有可能成為世界級的會展集聚區,不僅跨香港、澳門和廣東省,同時聯動廣州、深圳、東莞、佛山、珠海等周邊城市。
“新技術、新思維、新理念對畜牧業轉型升級和產業發展,以及對中國國際畜牧業博覽會的運營都產生了極大影響。”中國畜牧業協會副秘書長劉強德表示,畜牧業展的國際展商超過20%,其中,歐美展商把中國作為其在亞洲推廣畜牧業合作的唯一合作平臺。
據介紹,除了展覽、展示之外,展會還有一個重要的功能就是促進產業之間的相互交流。展會對主辦方來講也是商業項目,如何把更好的技術、理念運用到展會項目,實際上也在影響企業如何操作商業平臺。這種影響將畜牧業本身的特點和現代技術、智能手段結合到一起,對于產業發達地區的畜牧業展有更明顯的效果。
中國會展業在新時代正在走向新征程,迎來新機遇。
掃描二維碼,關注會展天下,獲取更多新鮮資訊↓↓↓
(來源:中國貿易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