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世園會創意展園方案驚艷亮相
荷蘭館效果圖 |
美國館效果圖 |
日本館效果圖 |
12月2日,由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事務協調局、北京林業大學共同主辦的2019年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下稱北京世園會)國外設計師創意展園論壇在北京林業大學舉辦。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事務協調局常務副局長周劍平、中國花卉協會副秘書長張引潮、北京林業大學副校長李雄出席論壇并致辭。
周劍平在致辭中表示,今天,國內外設計師相聚這里,共同展開一場人與自然的對話。在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里,人總是在以征服者的姿態向自然不斷索取,導致了對自然的破壞。我們要通過舉辦以“綠色生活 美麗家園”為主題的北京世園會,更好地傳播生態文明理念,喚起公眾尊重自然、順應自然、熱愛自然,推動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2019北京世園會也將是國際園藝交流的重要舞臺、海內外園林園藝大師展現自我的廣闊平臺,將為先進園藝理念的交流、世界園藝成果的展示發揮積極作用。
本次展會論壇以“引領、傳播、共融”為主題,邀請參與北京世園會創意展園設計的國外設計師和國內學者圍繞著“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園藝價值的多維度詮釋”兩個議題進行主題報告和深入研討。值得關注的是,參與北京世園會創意展園設計的6位國際知名設計師的展園方案首次公開亮相。
這些方案集中體現了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綿綿敬意,體現了對生態文明理念的高度認同,體現了國際水準的前瞻性設計思路,令人由衷點贊。
英國設計師詹姆斯·希契莫夫和湯姆·斯圖爾特·史密斯的方案是用植物來打造“一帶一路”的微縮景觀。據設計師介紹,設計靈感來源于中國的絲綢之路,設計理念是林地包圍草原,以北京的鄉土植物為基底,引入歐洲、中亞的植物,構建從“北京到西方”的花園旅程。“我們的花園設計必須能觸及游客的心靈。從春天到秋天,色彩豐富,從時間上和空間上美麗多變,以取悅游客的感官,并提供不同的游覽體驗。”設計師說。
丹麥設計師斯蒂格·安德森帶來的展園設計靈感來自中國傳統山水畫與古代先哲思辯理論。設計圖上,展園內有大片留白空間,讓人萌生出無限的想象。而在有限的空間里,設計師將打造出“幽翠、竹間、峰壑、松風”等多種景觀特征,并在傳統園林要素的基礎上,加入最重要的“人”這一要素。
荷蘭設計師克里斯蒂安·多布里克打造的是以生命為主題的時光園。設計圖上,一條“森林之路”連接起三個不同主題的花園——“韶華園”“云中院”“鏡池”。會展園將采用不同的材料、植栽、色彩,營造出各不相同的氛圍,寓意人生的不同階段。韶華園寓意生命中的童年與青春歲月,云中院寓意人到中年的含蓄沉穩,鏡池的池水清明如鏡,讓人的內心在經歷旅程之后趨于平靜。
美國設計師喬治·哈格里夫斯為自己的設計理念命名為“和而不同的植物世界”。會展園將劃分為四個“地域特色展示區”,展示中國與美國不同抗寒帶分布的植物,。以植物為媒介,充分表達了中美園藝文化的地域特征,闡釋了“和而不同”的主題。此外,會展園設計采用雕塑形樹籬,分割出不同區域,空間互相滲透,路徑交織有趣,景觀步移景異,使游客能夠與花園互動,進行充分探索。
日本設計師石原和幸帶來的是一個日本人眼中的“桃花源”。他從中國的《桃花源記》汲取靈感,以花和水為主體,植物造景將采用多樹種重疊、多種色彩的濃淡對比手法,用類似插花的工藝營造遠景、中景、近景的幽深空間。當游人行走在曲折的坡道上時,芬芳植物能夠引領游人緩緩前行,體驗人與自然親近的生活方式。
論壇上思路活躍、火花不斷,令觀眾大呼過癮。在環境問題突出、生態系統遭到破壞的背景下,與會嘉賓們重點闡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共同構建生命共同體的內涵;進行園藝價值的多維度詮釋,探討園藝產業的多方位融和,大力推進綠色發展,從而引領行業發展
(來源:中國貿易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