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國際會展中心配套建設取得新進展
伴隨著“鐵龍探路者1號”盾構機刀盤緩緩轉動,破土而出,深圳國際會展中心配套市政項目機吊區間右線順利貫通。據了解,這是國內首次小凈距、長距離、復合地層下穿既有線的盾構施工,也是深圳國際會展中心配套市政項目全線貫通的首個盾構區間。
據了解,這次貫通的機吊區間,連接機場北站和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全長904米,位于現有地鐵11號線隧道下方。機吊區間右線盾構于6月20日始發,8次安全下穿地鐵11號線隧道群等高風險地段,歷經156個日夜,于11月23日安全到達,成為全線首條貫通的盾構隧道。
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下穿施工的位置距離既有的地鐵11號線隧道最近處只有2.4米,下穿距離長達100米,如同在動脈血管旁做手術,安全風險與施工難度極大、技術要求極高,在國內同類工程中尚屬首次。更具挑戰性的是,工程建設具有“大、難、險、急”等特點,下穿施工的位置為典型的上軟下硬復合地層,盾構機掘進中極易土方超挖、掌子面噴涌、既有線隧道沉降超標,有可能導致地鐵11號線隧道內軌道、接觸網變形,嚴重時導致列車停運,被業內專家稱為世界性難題。
面對這一罕見的地鐵施工難題,承擔項目建設施工任務的中國鐵建南方公司、中鐵十一局與其他參建單位密切配合、周密部署、精心組織,先后對施工方案進行了20多次專家論證,邀請國內知名盾構專家共同研討,嚴格制定盾構下穿各項施工參數及控制指標。在施工中,對盾構設備進行改造,增加了一套國內首創的盾體同步注漿系統,引入行業先進的自動化監測技術,24小時監控既有隧道沉降變形情況,并根據自動化監測數據動態調整掘進施工參數。在一系列嚴密措施的保障護航下,下穿最終圓滿實現了沉降控制在6毫米以內的既定目標,為深圳地鐵后續盾構施工下穿既有線隧道和密集建筑群摸索出了大量的、有價值的盾構施工參數和技術措施,積累了寶貴的施工經驗。
國際會展中心配套市政項目建成開通后,將會為國際會展中心的交通帶來極大便利,有效促進和帶動大空港地區經濟與交通發展,對于提升城市形象,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區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