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博覽局局長王天剛:產業發展再升級,打造會展經濟新高地
成都市博覽局局長王天剛接受新華網專訪。(圖片來源:成都市博覽局)
新華網成都11月21日電(劉晴、余沁蕓)會展業,是新興先導型產業,是現代產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會展業發展情況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一個城市經濟發展的情況,是城市經濟發展的“晴雨表”和“風向標”。根據2017中國城市會展業競爭力指數,成都在2017“中國最具競爭力會展城市”排行榜上位居第四、中西部第一。成都的會展業發展如此迅速究竟有哪些“秘訣”?在新時代新征程中,成都會展業又將有何新動作?近日,成都市博覽局局長王天剛接受了新華網專訪,暢談成都如何打造“立足西部、輻射全國、面向世界”的會展經濟新高地。
2017中國城市會展業競爭力指數,成都在2017“中國最具競爭力會展城市”排行榜上位居第四、中西部第一。圖為在成都舉行的第二十二屆世界航線發展大會。(圖片來源:成都市博覽局)
新華網:2017年城市會展業競爭力指數排名,成都位居直轄市及副省級城市第四位,比去年提升了1位。這一成績是如何取得的?
王天剛:國際強強聯手,重大項目辦不停。
成都會展行業今年的成績主要體現在三個層面:一是提升會展國際化水平。與全球十大展覽公司在展覽、會議等多領域開展合作,推動英富曼集團攜手成都美博會、建博會。2016年在成都舉辦并被國際會議協會(ICCA)認證的國際會議位列中國(內地)城市第三;成都國際家具展通過國際展覽聯盟(UFI)認證。二是加大重大項目招引力度。深化與勵展、北辰會展、漢諾威等全球知名展覽公司合作,積極引入工業自動化、智能制造等領域全球知名的品牌展會落戶成都,如2018中國西部電子制造設計周、2018中國(成都)國際供應鏈與物流裝備技術展覽、2018中國(成都)文傳旅游商品展覽會、全球物流技術大會、工業互聯網高峰論壇等。三是推動經貿交流開放合作。圍繞“一帶一路”和自貿試驗區建設,與西班牙瓦倫西亞國際商會簽署了合作備忘錄,推動聯合舉辦2018西班牙(成都)經貿旅游文化周;組織120余家企業參加“2017莫斯科國際通信技術展覽會”“匈牙利國際農業食品展”和成都造·全球行崇州家具產業印尼展中展等境外活動。
今年前10個月,成都成功舉辦了第96屆全國糖酒會、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第二十二屆全體大會、第二屆西博會進出口展、2017成都全球創新創業交易會、第十二屆歐洽會等國家級、國際性重大會展活動超過500個,其中國際性會展活動超過108個,展覽面積超過310萬平方米,會展業總收入超過800億元,同比增長超過11.8%。
成都國際家具展已通過國際展覽聯盟(UFI)認證。(圖片來源:成都市博覽局)
2017年9月13日,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第22屆全體大會在成都開幕。郝飛 攝(圖片來源:四川日報)
新華網:2017中國城市會展業競爭力指數構成在2016年的基礎上新增了“城市會展主管部門服務指數”一項。會展主管部門應如何提升競爭力,為成都會展業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王天剛:五大要素齊發力,做好有力支撐。
城市會展主管部門服務競爭力指數基于目前國內城市會展主管部門在宏觀環境塑造能力,會展品牌建設能力,宣傳、協調與服務能力,監督管理規則制定能力與主辦方忠誠度感知等五大要素上的競爭力情況進行了逐一評估。
我們也需要在這五大要素齊發力,提供一個寬松的、有利于會展產業發展的宏觀經濟、文化、社會等環境;運用政策傾斜或是積累政策引進或培育品牌會展;加強對會展行業、企業或項目的宣傳、協調與服務;監督管理規則制定,并提升主辦方對成都會展產業發展的滿意度,將成都打造為“立足西部、輻射全國、面向世界”的會展經濟新高地,助力提升城市未來核心競爭力。
圖為成都國際汽車展覽會。圖片來源:成都市博覽局
新華網:黨的十九大之后,成都提出要在新時代歷史使命中強擔當,為走好新征程、實現新目標貢獻更多成都力量。成都市博覽局將如何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
王天剛:定個小目標,2022年全市會展業總收入1200億元以上。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指出要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 、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這為會展產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讓我們備受鼓舞。在認真學習了十九大報告后,我們深有感觸,尤其是提到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相關內容后,更覺得報告高瞻遠矚,大氣磅礴,內容豐富,催人奮進。
作為會展業工作者,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關鍵要以黨的十九大提出的新思想武裝頭腦,落實到行動,我們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十九大精神上來,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落實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各項任務上來,充分發揮成都作為中國西部門戶城市在“一帶一路”中的重要作用,以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國家中心城市為目標,緊緊圍繞五大支柱產業和五大優勢產業,努力構建現代化、國際化的會展經濟體系。
當前,成都會展業正加快推進國際化進程,處于建設國際會展名城、打造“會展之都”的重要機遇期。我們正緊緊圍繞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國家中心城市目標,以國際化、品牌化、專業化、信息化為導向,加強工業類、裝備類、經貿文化類和新經濟類重大展會的策劃。積極推進五大支柱產業、五大優勢產業和未來產業發展,構建會展發展新空間,建設會展經濟新高地,構筑會展產業新生態,打造中西部會展新地標,塑造對外交往新名片,力爭會展經濟保持15%以上的高速增長態勢,到2022年全市會展業總收入1200億元以上,為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國家中心城市做出積極貢獻。
新華網:會展業已成為衡量一個城市開放度、城市活力和發展潛力的重要標志之一,是打造國際化都市的“必備軟件”。成都正在努力提升國際化水平,這要求我們在加快建設國際會展名城的過程中,要與國際水平對標,需要展會具有國際化的品質。成都要如何對標國際,加快建設國際會展名城?
王天剛:對標法蘭克福,加速成都會展國際化進程。
對標國際的城市,我們選擇的是德國法蘭克福。在充分考慮成都會展業發展目標、發展現狀、發展要求以及發展短板的基礎上,針對成都在發展規模、國際化水平等方面,我們確立了近期(3年)、中期(5年)和遠期(10年)的追趕目標。堅持全球視野國際眼光,踐行“雙向開放”戰略,加速成都會展國際化進程。
搶抓機遇,把握全球知名展會向中國轉移的契機,加強與國際知名會展企業合作,大力引進國際知名展會,重點引進漢諾威工業博覽會、米蘭時裝周、拉斯維加斯電子展和科隆五金展等展會項目。瞄準國際組織會議和世界500強、跨國公司年會,以及中央部委、行業協會、大型央企重要會議活動,爭取更多會議項目落戶成都。
拓展市場,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和“蓉歐+”,加大成都會展業國際推廣營銷力度,推動企業“走出去”,與國際會展企業合作舉辦展會,廣泛參與境外會展經貿交流活動,推銷“成都造”產品,拓展國際市場。依托我市文化、旅游、美食等優勢,在歐美、亞太等地區精心策劃舉辦“panda成都”“成都美食文化節”“成都周”等展會活動,提升我市的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
培育品牌,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國際影響的高品質、高品位、高人氣品牌展會,支持重點會展項目申報國際展覽業協會(UFI)認證;將中國—歐盟投資貿易科技合作洽談會打造成為中國對歐投資貿易科技合作的重要平臺,將中國國際軟件合作洽談會打造成為國際信息技術服務領域重要交流平臺,將全國糖酒會打造成為亞太地區食品酒類行業第一大展,將成都車展打造成為國際新車上市發布首選平臺;依托我市“文創中心”建設,重點打造成都創意設計周、成都國際時尚周等品牌展會。
優化環境,加強部門聯動,完善“一站式”政務服務機制,為展會提供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務;完善符合國際慣例的標識標牌系統,創新國際展會展品通關模式,探索海關、商檢等部門駐場監管。建立“一會三中心”,為國際性展會和經貿糾紛提供便捷的解決途徑,已建成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四川分會、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服務中心、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四川自貿試驗區仲裁中心、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調解中心。
掃描二維碼,關注會展天下,獲取更多新鮮資訊↓↓↓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