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會展業多項指標領先全國
商務部中國會展經濟研究院主辦的“2017中國城市會展業競爭力指數發布會暨高端論壇”,正式發布了中國城市2016年會展業競爭力狀況。廣州在2017“中國最具競爭力會展城市”排行榜上位居第三、蟬聯華南地區第一。作為中國會展業的中心城市,廣州的目標,是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會展中心。
論壇現場正式發布了中國城市2016年會展業競爭力狀況,揭曉了2017“中國最具競爭力會展城市”排名。中國城市會展業競爭力指數從城市整體環境競爭力、城市會展業專業競爭力、會展教育競爭力以及城市會展政府競爭力四個方面進行比較和分析,分析全國近百個城市會展業相關數據,最終根據行業內專家嚴格評審,優化提煉出以城市宜商競爭力、城市國際展覽業合作指數、城市會展教育指數、城市會展主管部門服務指數等10大亮點指標構成全新會展城市競爭力評價體系。該指數是目前中國會展行業最具權威性、科學性的評估指數,對城市會展業提升競爭力具有較強的指導性和操作性。
論壇上,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向獲得2017“中國最具競爭力會展城市”的城市代表頒發了證書。上海、北京、廣州等城市入選2017“中國最具競爭力會展城市”。指數排行榜顯示,廣州在2017“中國最具競爭力會展城市”排行榜上位居第三、華南地區第一,延續了去年的好成績。
成績:會展業呈兩位數增長
為什么廣州能再獲佳績?廣州市商務委負責人說,廣州的會展基礎設施完善,展館規模和硬件水平已超過或接近漢諾威、米蘭、法蘭克福等國際一流會展中心水平。全市20個重點場館可供專業展覽和會議的面積超過50萬平方米,擁有可以承辦特大型展會的廣交會展館(琶洲國際會展中心),運營效率及服務質量較高。
2016年,廣州市舉辦展覽場次538場,增長11.6%;展覽面積896.5萬平方米,增長4%,位居國內第二。兩個展覽(廣交會、照明展)的規模位居全球同類展覽第一,3個展覽(家具展、建材展、美容美發展)位居亞洲第一,7個位居國內前十。截至目前,有“中國第一展”之稱的廣交會已在廣州成功舉辦了122屆。
在會議業方面,2016年全市重點場館舉辦會議7114場次,其中100人以上跨市會議1852場次,同比增長21%,呈現上升勢頭。2016年以來,廣州已成功承辦了G20峰會第二次協調人會議、中國-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自貿區第七輪談判會議、與世界經濟論壇合作舉辦的2016年中國商業圓桌研討會。
值得一提的是,未來重量級會議陸續有來。2017《財富》全球論壇下月在廣州舉辦,2018年世界航線發展大會、2019國際港口大會等高端會議已經確定花落廣州。涉及眾多領域主題的國際會議為廣州帶來專業性強、輻射面廣的優質國際資源,加快廣州打造“國際會議目的地”城市的步伐。
目標:建設國際會展中心
下一步,如何促進會展業轉型升級,提升會展業競爭力?廣州市分管領導表示,作為中國會展業的中心城市,廣州正在著力打造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系,積極提升全球資源配置能力和國際交往中心功能。會展業將會成為實現這一戰略目標的重要產業支撐。廣州市正在抓緊謀劃會展業的大發展,積極打造與國際全面接軌的廣州會、展、獎發展大格局,努力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會展中心。
市商務委負責人進一步介紹,在展覽方面,全力打造國際展覽中心,積極引進和培育展會和會展企業;在會議方面,廣州將創新打造國際會議目的地城市,推動更多國際會議落戶。
專家:辦會展提升軟實力
打造會展之都,廣州的優勢在哪里?廣東省社科院院長王珺分析,廣州首先有品牌優勢,廣交會代表國家,與世界兩百多個國家構建了廣泛且悠久的貿易聯系網絡,會展業基礎深厚。第二,廣州近年大力建設港口、機場、高鐵等基礎設施,這是一種環境優勢。
“長期以來,廣州積累了國際的貿易活動和商務活動的豐富經驗,在承接大型會議論壇方面,具備過硬的管理能力和治理能力。”王珺說,“還有接納能力,國際會展需要機場的吞吐能力、五星級酒店的服務能力,以及作為主辦城市的地方特色,像飲食、旅游線路,廣州都有很好的基礎。”
12月6日至8日,廣州將舉辦《財富》全球論壇,世界500強企業風云聚會,雖然只有3天,但無疑將聚焦全球目光。王珺說,承辦國際級會議,對于提升城市軟實力和城市品牌,非常重要。“現在大家評價一個城市,常常看它的硬實力。但是我們必須要從現在開始就謀劃如何提升廣州的軟實力,比如說一年要舉辦多少重大的國際性論壇、有影響力的會議,有多少高端人士出席。”
掃描二維碼,關注會展天下,獲取更多新鮮資訊↓↓↓
(來源:大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