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全國測繪地理信息博覽會 滿目“黑科技”
北斗定位精度已達厘米級
11月9日,全國測繪地理信息博覽會在南京開展,“珠海一號”“珞珈一號”新體制遙感衛星星座,邀您一起探秘“空間大數據”,來自全國的百多家高科技公司,不僅讓記者見識了北斗厘米級芯片、飛鳥無人機、深海探測船等,各類應用于農業、工程、海底、河道以及管道的機器人,無人自動測量船、航道掃描遙感儀等難得一見的產品同臺亮相,琳瑯滿目。
華測是中國第一家研制生產北斗導航芯片的企業。江蘇省測繪地理信息學會理事長史照良告訴記者,目前,該企業生產的北斗導航芯片在農業、工程、測量儀器、汽車導航領域得到廣泛使用。北斗導航芯片通俗說來,就是把北斗衛星與地面目標連起來的機器,該機器現在就是芯片,芯片越小用得越多,如手機芯片的應用、車載GPS定位等,個人多用于汽車導航、探險旅游等。華測生產的三星手機主板芯片,使用了美國GPS、俄羅斯GLONASS、中國的北斗三個衛星定位系統,而北斗P3定位定向接收機,定位精度已達到厘米級。
定位精度厘米級的北斗導航芯片,是否涉及可定位他人,侵犯隱私?該公司銷售部門經理李飛龍說,手機定位只能定位自己,目前達到米級,因為是動態,定位到厘米級也沒有必要,但將來的無人駕駛,定位必須從米級達到厘米級。4日,我國又發射了一箭雙星北斗3代衛星,被業內稱作高分辨率衛星,性能提高三倍,衛星定位、遙感影像動態定位已達到0.8米。
而北斗導航在農業相關系統上的應用,更令人驚嘆。北斗農機自動駕駛系統用于播種、噴灑農藥的交接行,精度可以控制在2.5厘米。以前農機用的國外GPS,美國的天空、美國的TOPCON,現在用的就是北斗衛星。華測產品占國內市場30%以上,價格從十多萬到七八萬元不等。
一款長相丑怪的機器人吸引了記者的注意,原來,這是專門到管道執行拍攝任務的機器人,要克服骯臟惡劣的環境,當然不需要賣萌啦。生產這款機器人的武漢中儀股份總經理鄭洪標告訴記者,他們產品的定位就是做管道檢測專家,價位在20萬-30萬元。
萊卡公司展臺的水利水文島讓人眼前一亮,這種水上航道移動掃描系統,開創了將機載遙感測繪由陸地延伸到了水下,更可以對河道兩岸進行地形分析,突破了傳統的河道遠距離掃描與無人機航拍局限,近距離移動精細掃描兩岸地形,可以分析出碎石頭、滑坡,甚至模擬水位變化量,及時發現安全隱患,保障航行安全,已用于泰州引江河、龍羊峽大壩、長江三峽河道航道掃描和實時監測。
新華日報記者 丁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