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交會刮起“扶貧風”助力貧困地區企業走向國際市場
別具風格的服裝、箱包;綠色健康的有機食品;純手工打造的披肩、地毯……10月31日,在第122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三期貧困地區特色產品展區,197家企業在廣交會上展出了特色產品。不少參展企業表示,希望借助廣交會這個平臺讓產品走向國際市場。
泡辣椒、糟辣椒、紅酸湯、豆瓣醬……三期開幕一早,便有采購商來到貴州省石阡和記綠色食品開發有限公司的展位咨詢。公司董事長王永斌說:“我們第一次參加廣交會,希望借助廣交會這個平臺,把產品帶到更廣闊的國際市場去。”據介紹,該公司采取“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目前已與當地約兩萬戶種植辣椒的農戶進行合作,平均每畝地為農戶帶來收入達8000元。
在安徽藍翠綠茶業(進出口)有限公司展位,該公司董事長張家棉向采購商沏了一壺綠茶。“一早我們已經接待了多位采購商,其中有兩位采購商有意向采購。以前我們的產品都是內銷,希望借助廣交會實現出口零突破,爭取達成3-5家采購商的交易。”張家棉介紹,公司銷售的茶葉來自六安大別山,以前茶農采了茶要趕近 10公里的路去賣茶,現在公司直接從茶農手上收購茶葉,將茶農從趕路賣茶的時間中解放出來。此外,還聘請茶農參與茶葉加工,每位茶農每天工資180-200元,一定程度上帶動了農戶收入。
“這次是第一次參加廣交會,希望獲得外銷訂單,帶動當地中藥材制種。”蘭州旭康藥業有限公司銷售經理田興平介紹,甘肅的中藥材種植、加工產業已經成為了幫助農戶脫貧致富的特色產業,借助廣交會這一平臺,可以把產品銷售到世界各地。田興平說,以前外貿出口是通過省外企業代理出口,信息不對稱,產品難以突破,希望這次借機會新辟國際市場,結識更多朋友,擴大國際市場份額。
據廣交會新聞發言人、中國對外貿易中心副主任徐兵介紹,為貫徹落實中央和國務院關于脫貧攻堅的戰略部署,深入推進商務扶貧工作,第122屆廣交會免收貧困地區參展企業展位費,并增設貧困地區特色產品展區,集中展示服裝、箱包、食品等第三期相關題材的特色產品。
此外,商務部決定,將從2017年的第122屆起至2020年的第128屆止,免收貧困地區企業展位費并免費增設貧困地區特色產品展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