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和會展產業加速槐蔭新舊動能轉換
10月26日,在二環西路日照路西北角濟南西部會展中心施工現場,工人們正在緊鑼密鼓地作業。在他們的努力下,3210根樁基施工已經完成,會展中心展覽部分已經進入鋼結構吊裝階段,雛形初現;與項目概念規劃和戰略、產業規劃的承攬單位進一步對接,接待國內外各個項目考察團隊,同一時間濟南國際醫學科學中心項目管委會內也是一片忙碌……這兩個在建的重點項目如同正在汲取營養的花蕾,等待著建成那天綻放出別樣的經濟活力。
工作人員緊張忙碌的背后,是槐蔭區乃至全市對兩個項目的熱切期盼。這兩個項目是改善全市醫療水平和繁榮西部新城商貿的民生項目,更是槐蔭區依托生命健康與商務會展兩大產業培育壯大經濟發展新動能、加快新舊動能接續轉換、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和實體經濟升級的突破點。
產業和項目的選擇是一項精益求精的“細活”,無論是產業發展趨勢還是當地的實際情況都要綜合全盤考慮。規劃引領發展,在槐蔭區“十三五”規劃中,按照產城融合發展理念,提出了優化“一城三區”的發展布局。醫學中心布局在了走綠色發展之路的生態片區,會展中心位于定位在打造現代服務業發展新高地和產城融合發展示范區的西部新城;在今年召開的全區第十二次黨代會上,更是將生命健康與商務會展列入全區五大主導產業,重點扶持發展。
對于很多市民而言,一旦有了重大疾病或者疑難雜癥,總有想去北京、上海等城市大醫院治療的想法,這種想法正是高端醫療服務空白的表現。因此,在發展普惠型醫療事業基礎上,建設濟南國際醫學科學中心、發展高端醫療服務必要且緊迫。
東至臘山河西路、京臺高速公路一線,西至津浦鐵路、濟西編組站一線,南至小清河、槐蔭區與市中區界一線,北至黃河、G35高速公路一線,濟南國際醫學科學中心將在3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遵循高起點規劃、高標準設計的原則和“立足山東,輻射全國,面向國際”目標,深度結合精準醫療,瞄準國際醫學前沿,產業鏈協同發展,打造醫療大健康產業生態圈,建成集醫療、教學、科研和預防保健、健康旅游、康復醫養為一體的現代化、國際化,在全國有較高知名度和吸引力的綜合醫學服務中心,將濟南打造成全國首屈一指的醫學高地。
目前,戰略規劃與產業規劃、概念規劃、總體規劃均已啟動,拆遷安置工作有序展開,招商引資工作多點開花,齊魯醫科大學等一批重大項目已成功落地,國家人類遺傳資源共享服務平臺山東創新中心、濟南腫瘤防控科研基地、國際內鏡微創手術中心、第三方醫學檢驗中心等項目已先期確定落戶。
對于山東來說,濟南國際醫學科學中心將是一座填補高端醫療服務空白的產業新城。同樣,西部會展中心也是打破省會會展瓶頸的地標性建筑。
緊鄰宜家,東至二環西路、西至濱州路、南至日照路、北至威海路,在總投資約60億元的西部會展中心總建筑面積55萬平方米的土地上,布局著5468個標準展位的展廳就超過10萬平方米,是目前舜耕國際會展中心的5倍大,建成后將讓濟南擁有“10萬平方米+”的一線會展城市標配。
除了展覽中心,西部會展中心還配套了高標準的3萬平方米會議中心和46層的星級酒店,能夠同時接待2000人以上開會就餐,酒店擁有900多間客房,集展覽、會議、就餐、住宿、購物為一體。這里將與宜家、迪卡儂、百聯奧特萊斯、濟南茶葉市場等項目形成二環西路經濟隆起帶,帶動周邊產業的協同發展,是槐蔭傳統商業模式新舊動能轉換的新動力。預計2018年完工的會展中心,在不斷推進項目建設的同時,已與擁有世界最大的展覽場館——漢諾威展覽中心的德國漢諾威會展簽訂戰略協議,由其負責場館運營管理。
在不久的將來,國內國際的知名展會將持續落戶西部會展中心,吸納眾多展覽企業在槐蔭落戶,為這里帶來大量物流、人流與資金流;越來越多來自全國各地的患者也將通過便捷的高鐵來到國際醫學中心進行康復治療,眾多國際知名的醫療機構也將來此布局生產。“西部會展中心和國際醫學科學中心對槐蔭和濟南的意義不僅體現在增添了新的產業業態,更體現在吸納了濟南以外的經濟資源。”槐蔭區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掃描二維碼,關注會展天下,獲取更多新鮮資訊↓↓↓
(來源:舜網-濟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