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會展國力排名:中國位列第二
近日,上海會展研究院(SMI)編制并發布了新版會展藍皮書《中外會展業動態評估研究報告2016》,在其發布的2016全球會展國力排名中,中國位列第二;我國共有十個城市入圍世界會展城市,其中上海在世界會展城市實力綜合排名中位列第三,國內排名第一。
展館數量驟增,總體實力有待提升
在世界會展城市綜合實力排名中,亞洲會展城市入圍數量占世界四分之一,共14個,占比24.56%,其中中國獨占10席。而中國會展城市第一梯隊中的上海、廣州、重慶、北京分別位列第3、10、21、26位,其它入圍城市武漢、義烏、沈陽、深圳、香港、廈門,分別位列第28、36、46、47、50、54。同時,報告首次公開發布國內會展城市實力排名,劃分了目前我國會展城市的三大實力陣營。上海、廣州、重慶和北京這四個會展增長極構成我國一線會展城市;包括武漢、青島、天津、東莞、杭州、成都等在內的29個城市構成我國二線會展城市,且多點開花;三線會展城市包含臨沂、義烏、昆明等146個會展城市,數量驟增但總體實力仍然較低,期待未來有更大的提升。
我國入圍會展城市在展館發展指數上得分均比較靠前,表明國內許多城市的會展業發展在基礎設施方面開始具備相當競爭力,正在步入未來發展快車道;然而由于缺乏有世界影響力的展會項目和實力雄厚的組展商,在展會項目和組展商兩項發展指數上得分較低。這將成為今后我國會展城市整合發展的突破口和拓展比較優勢的未來空間。
2016全球會展國力排行榜發布,中國綜合評價得分為64.72分,排名全球第二。中國是近年來的新興會展大國,組展商實力逐步提升,成為全球格局中不容小覷的力量。報告根據全球組展商2013年主辦的規模以上專業展會總面積、總數量、所服務行業的重要性三項指標,得出2013年度中國(大陸地區)專業展會組展商百強。綜合來看,全國頂級組展商多分布于北京、上海和廣州三地。其中,北京和上海分別為26家和25家,位居伯仲,占比超過50%;廣州11家,占比11%,位列第三。
近年來,國內巨量商機促進了會展業的興旺,同時國際間產業信息不對稱促使眾多發達國家的組展商紛紛瞄準并期待進入中國市場,中國組展商發展經歷了前期爆發式增長,逐步進入數量增速趨緩階段。組展商的城市分布逐步趨向合理,品牌展會及復合型組展商逐漸涌現,組展商的綜合實力不斷提升;展館運營商逐漸由單一經營向復合經營轉變。與此同時,我國會展區域發展不平衡現象依然存在。
報告主要依據《中國展覽經濟發展報告2015》等數據來源,對我國城市展館展能相關數據進行了無量綱化處理,講這些城市按照指數和排名依次可劃分為三個集團。在第一集團中,上海以100分高居榜首,廣州64.29分排名第二。這兩大會展城市在展館數量、室內展覽面積等方面都明顯領先于國內其他城市。第二集團由昆明領頭,重慶、北京、深圳、武漢分列三至七名,指數依次遞減。第三集團的八個城市分別是南京、沈陽、東莞、杭州、臨沂、天津、義烏、成都,展館發展指數在10-20分之間,彼此差距不大,競爭非常激烈。
我國城市展會發展指數和排名顯示,上海、廣州、北京分列我國展會發展指數前三強,三者組成第一集團。上海和廣州展會發展情況良好,但北京與二者的差距開始拉大。深圳、成都、武漢、鄭州、濟南和天津這6個城市依次位列第二集團,屬于二線會展城市中展會發展方面具有代表性的城市,但是離第一集團還是有相當大的距離。青島、南京、重慶、沈陽、西安、東莞、哈爾濱這7個城市展會發展指數得分在15分以下,有待進一步發展。
《中外會展業動態評估研究報告2016》由上海會展研究院專業團隊耗時一年完成,以中外會展業的現狀、動態與走向為主題,通過年度報告的方式提供專業資訊,對中外會展業動態作監測評估,致力于為會展業界、學界和公共機構參與國際競爭提供一份相對集中而系統的參考資料,服務于中國會展業健康快速可持續發展,服務于開放性經濟和創新型國家建設。
掃描二維碼,關注會展天下,獲取更多新鮮資訊↓↓↓
(文章轉載請注明來源:會展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