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展業將步入發展新常態
會展業是在當城市經濟水平、基礎設施、第三產業均發展到一定程度后才顯現出巨大經濟效應的新興服務業,會展業已成為一座城市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會展經濟1:9的概念,即展會收益比例為1,帶動其他產業利潤的比例是9,被市場和企業譽為朝陽產業。
行業整體發展迅猛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7-2022年中國會展行業市場前瞻與深度調研分析報告》數據顯示,近年來會展行業收入均實現了快速增長,2014年會展企業總體收入已經接近200億元,年增速超過20%。2015年會展企業總體收入247.32億元,同比增長31.94%,整體發展勢頭迅猛。

圖表1:2013-2016年我國會展行業行業收入及增長情況
行業企業數量較多,規模偏小
據統計,2013-2016年6月國內會展行業企業數量呈逐年遞增之勢,截至2016年6月末,會展行業共有6269家,為近年來新高。依此計算,2014-2015年企業平均業務收入規模分別僅為313.41萬元和401.10萬元。我國會展企業數量較多,但規模相對而言都比較小是當前階段會展業主要特征。

圖表2:2012-2015年中國會展行業企業收入規模
中外合資企業占領主導地位,民營企業競爭力弱
從企業構成上看,我國會展業總體呈現出以政府為主體、民營企業、中外合資企業多元參與的格局。其中政府主要指貿促會等政府機構及各類行業協會;民營企業數量較多(占比約為80%),但規模過小、競爭力弱,展覽數量多,品牌少,大多數展會質量不高、發展不穩定;中外合資企業主要是由國外著名展覽集團在國內收購成立的,品牌大、發展快,已經成為國內展覽行業的重要力量。
造成我國國內會展業企業競爭力弱的原因主要系各會展企業普遍存在服務水平較低、市場競爭力不強、效益低下等因素;同時,我國會展主辦主體復雜,展覽場所功能單一,展覽業務人員的素質偏低,專業會展人才十分缺乏也是造就行業整體同質化十分嚴重,惡性競爭常態的重要導火索。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各項城市基礎條件逐步進入成熟階段,會展業在推動社會經濟增長方面將會發展重要作用,未來國內會展企業也將面臨新的發展形勢,如何在惡性競爭環境中脫穎而出,提升自身市場競爭力,成為了當務之急。在此階段,會展業資本運作、兼并重組、合作共贏將成為發展新常態。
掃描二維碼,關注會展天下,獲取更多新鮮資訊↓↓↓
(文章轉載請注明來源:會展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