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園藝展覽展示看點啥?
雕刻師在硒砂瓜上雕花刻字。
“天下黃河富寧夏”。寧夏農業資源得天獨厚,農產品特色鮮明,自古就有“塞上江南、魚米之鄉”的美譽。靈武長棗、中寧枸杞、鹽池灘羊等特色農產品讓人垂涎欲滴;坐式2行蔬菜移栽機、無人機、菌菜花卉共生機等高科技產品令人大開眼界;還有蘭花、菊花、海棠等令人賞心悅目……9月7日,2017中國-阿拉伯國家現代農業展暨中國(寧夏)園藝博覽會在寧夏園藝博覽園開幕。農業園藝展覽展示都有啥好看的?本報記者這兩天提前探路,幫您掌握實用的逛展攻略。
看特色 “綠色經濟”開眼界
記者在園藝博覽會了解到,這里共分五個展區,總會展出面積約14200平方米,集中展示花卉園藝、現代農業技術、農業信息化和農機裝備、寧夏特色優勢產業、葡萄酒和枸杞特色農產品,讓人大開眼界。
依托中國-阿拉伯國家博覽會平臺,寧夏已成功舉辦了7屆中國(寧夏)園藝博覽會。今年的展會以“綠色共贏開放合作”為主題,以促進現代農業發展為目標,以投資合作和技術提升為重點,聚焦專業化、精品化、市場化和國際化,突出科技元素、文化元素、鮮活園藝,宣傳展示國內外特別是寧夏現代農業及園藝產業發展新成果,為交流技術、洽談合作搭建平臺,積極推動務實合作。
近年來,寧夏聚焦產業規模大、促農增收帶動力強、受惠面廣的優質糧食和草畜、瓜菜、枸杞、葡萄“1+4”特色優勢產業,探索走出了一條高品質、高端市場、高效益的現代農業發展之路。寧夏大米是中國唯一以省區冠名的區域公用品牌;寧夏奶牛規模化養殖比例達90%以上,高出全國40個百分點,平均單產7400公斤,高于全國1000公斤,鮮奶主要指標達到歐盟標準;寧夏瓜菜有70%銷往廣東、上海、北京、福建等市場,有10個供港蔬菜基地被香港漁農署評為信譽農場;寧夏枸杞迄今已有600多年種植歷史,出口量占全國60%以上;寧夏釀酒葡萄面積占全國的1/4,賀蘭山東麓是中國第一個實行列級酒莊管理的葡萄產區……2016年,全區農業增加值增長4.5%,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特色優勢產業占農業總產值比重達到85.5%。
看文化 秀出農業“老底子”
在寧夏園藝博覽園農業信息化和農機裝備展區特設立了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區,里面有鹽池灘羊毛制成的地毯、中寧枸杞用的布袋及相關工具等,別具特色。據了解,目前,寧夏已成功申報3項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2013年成功申報靈武長棗種植系統、2015年成功申報中寧枸杞種植系統和2017年成功申報鹽池灘羊養殖系統。
靈武長棗從唐朝開始就被歷代列為皇室貢品,被譽為“果中珍品”,現今已有1300年栽培歷史,種植面積達到14.2萬畝。靈武長棗成為地理標志產品、中國名牌農產品,靈武市獲得“中國靈武長棗之鄉”“全國棗產業十強縣”等榮譽,2016年中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價值評估4.89億元。
中寧枸杞種植系統始于唐、興于宋、揚于明、盛于今,經過一千多年的艱辛探索與研究,如今已成為一整套完備的技術栽培管理系統,出口量占全國60%以上。中寧開創了傳統枸杞種植與現代枸杞種植高度融合的栽培模式,研制生產了上百種現代養生保健產品,開辟了枸杞養生與國內外對接的先河,建成了全世界最大的枸杞交易中心,成為中國乃至世界枸杞價格的“晴雨表”。
鹽池灘羊是在鹽池特定地理環境及特殊的光熱、水土、植被、氣候條件下,適應、進化而逐漸形成的全國名貴的裘皮綿羊品種,是寧夏“五寶”之一,鹽池縣2003年被評為“中國灘羊之鄉”,鹽池灘羊成為鹽池縣農業農村經濟的“一號”產業和優勢主導產業。
會展區還將休閑農業與民俗文化融合,有剪紙、磚雕、草編等非遺作品。
看稀奇 瓜果蔬菜上玩雕刻
提起硒砂瓜,甘甜爽口,令人垂涎欲滴。再在硒砂瓜上面精雕細刻,附上美麗的花朵和字樣,就讓人更想吃了。9月8日,記者在寧夏園藝博覽園特色農產品區看到,雕刻師趙志超正在展示他的作品。
在特色農產品區,集中擺放著用硒砂瓜、胡蘿卜、白菜、南瓜、圓辣椒等農產品刻成的藝術品。“硒砂瓜上面刻花、雕字,我們還是頭一次見,這位小伙子手太巧了。”前來參觀的市民圍在跟前細細觀賞并連聲贊嘆。趙志超介紹,這里展示的用農產品制成的藝術品,是他和另一位雕刻師羅東東的作品。在硒砂瓜上雕刻花卉、文字比較花費時間,每完成一個,至少需要一個小時。除了在硒砂瓜上進行雕刻外,還可以將白菜刻成菊花,胡蘿卜刻成各種小花卉,南瓜刻成玉米等等。
掃描二維碼,關注會展天下,獲取更多新鮮資訊↓↓↓
(來源:寧夏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