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互動與文明化進程——第一屆“中國考古·鄭州論壇”在鄭州國際會展中心隆重開幕
8月22日上午,第一屆“中國考古·鄭州論壇”在鄭州國際會展中心隆重開幕。來自全國各省市考古文博單位及高等院校的一百二十余位專家學者齊聚鄭州,眾多考古學者將圍繞論壇主題“區域互動與文明化進程”,在為期兩天的論壇上匯報并討論近年史前考古新發現和中華文明起源的熱點問題。本屆論壇由中國考古學會主辦,中國考古學會新石器考古專業委員會、鄭州中華之源與嵩山文明研究會、河南省文物考古學會承辦。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王巍,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趙輝,河南省文物局局長田凱,以及河南省人大原副主任、副省長張大衛,原中共河南省委常委、鄭州市委原書記王文超,河南省文化廳廳長楊麗萍,鄭州中華之源與嵩山文明研究會會長、河南省政協原副主席劉其文,鄭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張俊峰等相關領導出席開幕式并在主席臺就坐,張俊峰、劉其文、田凱、王巍先后致辭。論壇開幕式由河南省文物考古學會會長孫英民主持。
河南省文物局田凱局長首先代表河南省文物局對本次論壇的召開表示熱烈祝賀。仰韶文化縱橫兩千里綿延數千年。1928年起,中研院對殷墟的多次發掘拉開中國田野考古學的大幕,對中國田野考古帶來深入影響。河南汲縣、輝縣等地進行的一系列考古發掘,為中國現代考古學的誕生奠定了基礎。近年來,河南省40余項考古項目入選十大考古發現。他強調,河南有一批重視考古、支持考古的領導和群眾,以及一批熱愛考古的專業人士,正是因為他們的支持,才使得河南的考古事業和文化事業得到了蓬勃發展。他表示,希望能充分發揮論壇的服務功能、學術功能和參謀功能,聯手打造中國考古輝煌的明天。
中國考古學會王巍理事長在致辭中首先代表中國考古學會向與會學者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向承辦方表示衷心的感謝。去年首屆中國考古學大會的盛況仍歷歷在目,也是促成此次鄭州論壇的決定性動議。談到為何選擇新石器時代考古作為此次鄭州論壇的主題時,王巍表示,新石器時代考古是中國考古學的開端,是研究史前史的重要內容,也是農業出現、文明形成的重要階段。近些年新石器時代考古的重大發現和相關研究更成為中華文明五千年的實證。目前各區域新石器文化的年代及譜系問題已逐漸清晰,下一步要逐步轉向對社會變化和發展的研究。他強調本次論壇主題“區域互動與文化進程”就是期待能通過高水平論壇促進新石器時代考古研究、探討各個區域的聯系和互動以及以中原為中心的歷史趨勢的形成,希望論壇能成為學術交流、思想碰撞之地。最后,王巍對新石器時代考古取得的成果如重視多學科綜合研究;注意本區域社會發展變化和文明發展進程;中心遺址和周圍遺址的關系;關注中心遺址考古功能分區;以及加強公眾考古和國際交流等進行總結。希望通過中國考古學會,以各專業委員會及專業論壇為契機,全面提升促進中國考古學的發展。
不同于傳統的匯報演講模式,“第一屆“中國考古·鄭州論壇”將以全新的研討形式呈現。13位學者將對相關地區的考古新發現進行學術匯報,隨后各領域專家將進行現場評議和討論。論壇期間還將對“中國文明探源歷程回顧”、“早期中國的文化特質”、“中心形成”等熱點問題進行專題研討。
據了解,“中國考古·鄭州論壇”是在2016年5月首屆中國考古學大會取得圓滿成功,并獲得巨大的社會影響后,為推動鄭州市及河南省文物考古工作的發展,挖掘和弘揚鄭州深厚歷史文化底蘊,建設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由中共中央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王偉光和河南省委常委、鄭州市委書記馬懿同志共同商議設立的具有國際文化影響力的常設高端學術論壇,論壇每兩年舉辦一次,會議地址設在鄭州。今年舉辦第一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