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黃金水道”為“產業引擎”
珠江—西江經濟帶自然稟賦優良、航運條件優越、產業基礎較好、合作前景廣闊,發展潛力巨大。
三年前,《珠江—西江經濟帶發展規劃》頒布實施,為南寧市促進產業協同發展指明了方向。近年來,依托珠江—西江經濟帶這一“黃金水道”建設,南寧市充分發揮經濟帶通道和紐帶作用,以產業園區為載體,強化產業合作對接,推進產業集聚和轉型升級,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一個優勢互補、協同配套、聯動發展的現代產業集聚帶逐步構建起來。
工業:加快承接東部產業轉移
《珠江—西江經濟帶發展規劃》提出,作為經濟帶的雙核之一,南寧要依托現有綜合優勢,發揮連接港澳、面向東盟、服務周邊的作用,成為引領經濟帶開放發展和輻射帶動西南中南腹地的戰略高地。
經濟要加快發展需要產業做支撐。三年來,南寧市以加快承接產業轉移為抓手,積極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培育現代產業體系,優化經濟結構,提升區域整體競爭力。
“近年來,我市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出臺并實施南寧市招商引資三年行動計劃,重點開展電子信息、先進裝備制造、生物醫藥三大工業主導產業的招大引強。”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黃漢鋒表示,我市還深入實施園區經濟倍增計劃,打造“3+4+N”園區發展格局,推進高新區、經開區、東盟經開區三個國家級開發區做強做大,鼓勵設立跨地區飛地產業園、產業合作園,爭取廣東與港澳、福建與臺灣已實行的特殊政策落地南寧,使南寧成為港澳臺開拓東盟市場的中轉樞紐。
工業轉型升級成效如何?數據最有說服力。據統計,2013年至2016年,我市工業園區共引進工業項目473個,合同總投資928億元;我市各園區增加企業18829家,其中工業企業1315家,規上工業總產值增加1069億元。涌現出富士康、豐達電機、鴻盛達芯片、卓爾豐、麥斯鞋業、南南鋁加工、勝美達電機(廣西)等一批知名加工貿易企業。尤其是去年富士康南寧科技園完成產值320.5億元,成為我市首家年產值突破300億元的工業企業。
在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方面,我市加快推進南寧海王健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廣西鴻博原生藥業有限公司等項目認證投產;加快推進南南電子新能源汽車新材料項目建設;推動北斗綜合應用示范及兩化融合;成功創建國家級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示范企業1家,工信部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試點企業4家,國家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咨詢服務機構4家。
服務業:現代物流體系初步形成
南寧市具有面向東盟、通江達海、內陸開放型經濟戰略高地的作用,發展服務業優勢突出。三年來,借力珠江—西江經濟帶建設,我市物流、電商、金融等現代服務業也得到大力發展。
現代物流體系已經初步形成。目前中國—東盟國際物流基地及沙井、安吉、金橋四大物流集聚區初具規模,物流骨干企業進一步規范化、規模化、專業化,以南寧為貨運物流中樞的東盟(越南)—中(南寧)歐國際列車的公鐵聯運新通道正式開通,南寧綜合保稅區正式封關運營,西南地區最大“無水港”地位鞏固。
跨境電子商務加快發展。2013—2016年,重點企業電子商務交易額累計達到6416億元;引進及培育電商龍頭企業成效顯著,谷歌、德國SAP、浙江聚貿、阿里一達通等知名跨境電商項目落戶南寧。
會展業加快發展。2013—2016年,累計舉辦各類專業會展434場,其中超過1萬平方米的展會共136場。
加快實施“引金入邕”戰略。2013—2016年,新增引進外資銀行業金融機構1家、全國性股份制銀行1家、保險公司5家、證券分公司11家;平安銀行南寧分行設立計劃獲批,中國進出口銀行廣西分行設立計劃獲財政部批復;
國富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馬山村鎮銀行獲批籌建。
旅游業加快發展。推出綠城南寧八大旅游精品路線;與廣州、佛山、茂名、湛江、深圳建立了南寧旅游合作關系;與梧州、貴港、云浮等建立兩省七市旅游聯盟,倡導推進南廣高鐵旅游城市聯盟……
如今,這條波光粼粼的黃金水道正逐步變身為碩果累累的產業集聚帶,讓南寧市現代服務業煥發出勃勃的生機。
農業:成為“南菜北運”主要產地之一
做大做強特色農業同樣是《珠江—西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的重要內容。
南寧市抓住經濟帶發展契機,積極發展現代農業。2013—2016年,新建各類農產品標準化種養示范基地超過200個,市級生態綜合示范村31個。先后有武鳴、橫縣被認定為國家級現代農業示范區,隆安縣“金穗”、橫縣“中華茉莉”、賓陽縣“古辣香米”等10個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區被自治區評為“廣西現代特色農業(核心)示范區”。
一批具有顯著南寧地域特色的農產品品牌也逐步涌現出來,“南寧香蕉”“劉圩香芋”“那樓淮山”等農產品獲得農業部授予國家地理標志登記保護農產品認證,進一步加強農業對外合作交流,積極對接粵港澳等地區,促進農業資源互通、互流。
“我市是廣西的主要產糧區和經濟作物基地,是全國‘南菜北運’的主要產地之一和全國冬季‘菜籃子’重要的生產基地。現已形成了糧食、蔬菜、水果、糖料蔗、桑蠶、花卉苗木、畜禽、水產、商品林等優勢特色農業產業,多項農業產業發展在全國、廣西位居前列。”黃漢鋒希望,根據當前我市現代農業的優勢特色產業發展基礎,今后各部門能在產業扶持政策和中央專項扶持資金等方面給予更大力度的支持,進一步做大做強南寧市特色農業,讓更多南寧特色農產品走出廣西,走向全國和世界。
掃描二維碼,關注會展天下,獲取更多新鮮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