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已爆款,中國的動漫游戲展接下來怎么玩?
第十五屆中國國際數碼互動娛樂(300043,股吧)展覽會(ChinaJoy)在滬落下帷幕。本屆展覽觀展人數累計高達34.27萬人次,比去年增長1.72萬人次,再創15年來歷史新高。
市場永遠追隨著利益的腳步,哪里有商機,哪里就有市場。王者榮耀成為“全民游戲”,B站也走進大眾視野成為“主流網站”。于是,以前不被中國主流會展業界所看重的娛樂動漫游戲展突然炙手可熱,各大動漫及游戲主題展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其中最出名的莫過于ChinaJoy(中國國際數碼互動娛樂展覽會)、CCG EXPO(中國國際動漫游戲博覽會)、CC(ComiCon同人展)、CICAF(中國國際動漫節)等。
DC和漫威撐起美國動漫展半邊天
近兩年IP很火,各類IP改編的電視劇帶來收視神話的同時也是各大社交網絡的熱門頭條,2015年的爆款IP改編劇《花千骨》平均收視2.213%,單日點擊破4億,打破中國周播劇和單日網絡播放量紀錄。今年上半年的爆款劇《人民的名義》、《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以及正在熱播的《楚喬傳》、《醉玲瓏》無一不是IP改編。IP到底有多火,可見一斑。
不止國內,美國HBO電視網制作推出的中世紀史詩奇幻題材的IP改編電視劇《權力的游戲》,改編自美國作家喬治·R·R·馬丁的奇幻小說《冰與火之歌》系列,以“創造奇跡”的高姿態打破了奇幻劇難以成功的美劇魔咒,是美國近年最受歡迎的劇集之一。在中國,追該劇的觀眾也是不計其數。
都說影游聯動,當一部電視劇成為“現象級神劇”之后,各種周邊接踵而來,展會也不例外。全球活動組織者GES正在與HBO合作打造2017秋季開始的《權力的游戲》全球巡回展。
其實,在幾年前,在IP改編電視劇還沒火遍全國之前,IP就與展會產生了千絲萬縷的關系,我們稱之為動漫展上的cosplay。
COSPLAY是英文Costume Play的簡寫,日文。指利用服裝、飾品、道具以及化妝來扮演動漫作品、游戲中的角色。玩COSPLAY的人則一般被稱為COSPLAYER。1930年代末期和路迪士尼米奇老鼠出現,美國的動畫風格才有了一個明確肯定的定義,而史上真正的第一個以動畫人物為受扮者的Cosplay也正是出于此時期。隨著DC和漫威兩大動漫巨頭的崛起,cosplay及動漫展在美國蔚然成風。扮演各種超級英雄成為“極客”(geek,一群以創新、技術和時尚為生命意義的人)們的一大樂趣,《生活大爆炸》里的“極客四人組”就是這一類人群的典型代表。動漫展已經成為美國會展界不可缺少的標志性展會。
從“同人展”到“動漫展”
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及其他因素的影響,我國的眾多宅男宅女們卻并不熱衷于cos這些超級英雄。相反,他們更傾向于向我們的鄰國——日本靠攏。隨著日本動漫文化的崛起,cosplay和動漫展成為日本文化的一種代表,相比起美國的超級英雄,火影、犬夜叉、海賊王這些名字更能勾起我們的回憶。當這種文化傳到中國進行本土化改造后,中國以其獨有的5000年歷史創造了一種新的cosplay文化——古風。前幾年在中國的動漫展及各地動漫社團里,coser們穿漢服,迷古風小說,唱古風歌曲,甚至自導自演cosplay微電影。
這一時期的中國動漫展,由于受眾少,我們不稱其為漫展,而稱之為“同人展”,指“自創、不受商業影響的自我創作”,或“自主”的創作。它比商業創作有較大的創作自由度,以及“想創作什么,便創作什么”的味道。這個文化圈則被稱為“同人界”。這一群體以前并不為大眾廣泛了解,他們活躍在A站、B站、貼吧等以青少年為主要用戶群體的app上。
再后來,90后崛起,00后出師,以前不為大眾所接受的亞文化反而成為了主流。QM在2017年Q2發布的報告中指出,24歲以下年輕人偏愛的app中,b站力壓百度貼吧和王者榮耀排名第一。在這樣的大潮流中,作為B站“鎮站之寶”的動漫文化以及其衍生的動漫展、cosplay都進入了大眾的視線,人們仿佛突然了解到,原來所謂的亞文化并不是真正的邊緣文化,只是缺少一個展示的空間。
中國的動漫游戲展接下來怎么玩?
掃描二維碼,關注會展天下,獲取更多新鮮資訊↓↓↓
(來源:中國經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