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企業咨訊重慶建會展之都: “硬實力”基本“過硬” “軟實力”還需“更軟”
熱門出售信息
2018年第十一屆海峽兩岸(廈門)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
2018年第十四屆深圳文博會冬季工藝美術精品展
求購一臺立式轉盤機,雙工位,150噸到160噸,最好是日本品牌,年份新點5年內。 求購5年內60噸電動沖壓機一臺,急,
2017第66屆秋季全國五金商品交易會
2017中國國際五金展
熱門求購信息
文章標題:
文章內容
原標題:重慶建會展之都: “硬實力”基本“過硬” “軟實力”還需“更軟”
重慶商報-上游財經首席記者 鄭三波
“重慶經濟快速發展,工業基礎雄厚,傳統工業和新興產業的崛起,給重慶會展經濟帶來了強勁的動力。”重慶工商大學商務策劃學院院長駱東奇說,重慶的會展數量已經很多,但質量還要進一步提高。“重慶會展產業經濟破了千億,要建設會展之都,除了硬件設施,還要有軟實力。”他說,重慶會展場館建設這樣的硬件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會展服務也得到了培養,但軟實力還要加強,軟實力包括會展設計、會展管理、會展人才、會展科技運用等。
加強會展高級人才培訓
重慶某展覽公司負責人林清泉說,重慶的會展場館、硬件以及舉辦活動上來看,都位于我國會展產業的前幾名,已經具有一定的品牌特色。隨著會展的增多,會展需求的人才也越來越多。但重慶的會展人才,特別是高、精、專的人才缺少。
駱東奇說,目前,重慶只有重慶文理學院和重慶工商大學2個本科院校和其余5個專科院校設有會展專業,在校人數不足1000人,畢業人數不足200人。在這樣的情況下,重慶會展業人才稀缺,難以滿足快速發展的會展業的需求。
“比如舉辦會展設計大賽,選拔優秀設計人才,鼓勵展覽設計師開展崗位自學、高校進修和培訓交流。”他說,高校應該加大會展人才的培訓,我市應該建立會展設計師檔案庫,組織設計師論壇,提升管理設計水平。還可以加強與國際展覽管理者協會、國際展覽聯盟等國際會展組織或機構的合作。開展會展高級設計師人才培訓,發展會展人才認證培訓,以及加強會展從業人員的職業技能和素養提升等。
支持優秀企業“走出去”
林清泉說,目前,重慶注冊展覽公司大約200家,但是具有舉辦大型或國際會展經驗的展覽公司較少。
“有影響力的展覽公司只是極少數,如重慶市立嘉會議展覽有限公司,舉辦的立嘉國際機械展,已經是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國際機床展之一,海內外1280家知名企業參展。重慶展覽中心有限公司舉辦的中國重慶國際汽車工業展,是中西部地區最具規模、最具影響力的汽車展會。”他說,其他很多會展公司則是剛剛起步,缺乏辦展經驗,對展會組織和宣傳投入有限。由于影響力有限,相關行業參加不積極,造成布展水平較低,展位設計缺乏個性,難以達到預期效果,削弱了自身的吸引力。
其實這種形象商委會已經注意到。商委會在制定重慶市現代商貿服務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的時候,針對展覽公司實力不強的情況,就有推動現有的會展企業向規模化、集團化發展,通過收購、兼并、聯合、參股、控股等方式,實現強強聯合,以及引進國內外知名會展企業落戶重慶,支持重慶的會展企業加強與市外、境外、國外知名會展企業的交流與合作,大力支持優秀會展企業“走出去”的內容。
運用高科技提高發展質量
林清泉告訴記者,目前的會展大多數還是傳統的展覽,擺設備、搭展臺、搬機器,“其實會展還有多種多樣的形式,比如運用高科技,利用聲光電技術展示產品,網上虛擬展會,利用三維動畫技術、電子商務平臺等技術,開展多種多樣的會展。
記者獲悉,重慶正在加快建設智慧場館或智能型場館,專業會展場所,全面提供免費無線網絡。
記者在“十三五”規劃看到,重慶以后的會展將運用高科技,把科技含量的高低作為對企業及參展商評價的重要標準,運用產業發展基金鼓勵企業及參展商提高會展科技含量。
聲音
成為“會展之都”須具備五大條件
“在世界經濟形勢上行趨勢仍不明朗的情況下,會展業也須努力找到自己的增長空間。”國際展覽業協會總裁陳先進表示,一個城市若想成為區域性的國際化的展覽中心,必須具備以下條件,缺一不可。
陳先進列出的第一條是居民收入。“居民收入必須達到世界中等水平。”因為會展是與消費息息相關的服務業,如果一個地方居民收入較少,那么市場消費能力就會受到限制,將制約會展業的發展。近年來,重慶經濟發展速度處于中國領先水平,居民收入逐年增加。
第二條是進出口總額占城市GDP的比例。陳先進認為這一比例至少應為2%以上。目前,重慶憑借筆記本電腦項目出口,以及“渝新歐”等國際大通道建設讓進出口快速增長。隨著筆電產業的進一步放量,以及汽摩產業出口的回暖,相信重慶進出口在GDP中的占比會有大幅提高。
第三條是城市服務業的比重要占整個經濟的50%以上。目前,重慶的經濟結構尚在調整之中,隨著悅來重慶國際博覽中心的落成,以及長江上游金融中心的打造,云計算中心的起步,重慶將有望向這一目標靠近。
第四條是要具備好的會展硬件設施。重慶“一核兩區多支點”的布局,成為中國西部地區會展硬件設施最好的區域。
第五條是展覽行業組織比較健全。重慶還缺乏會展專項人才,如不通過培養或引才來解決,將制約會展業的長期發展。
態勢
我市大型展會接踵而至
重慶會展業近來尤為熱鬧,大型展會接踵而至。
5月20日,記者來到悅來重慶國際博覽中心。這里正在舉行第十六屆(2018)中國畜牧業博覽會暨2018中國國際畜牧業博覽會(以下簡稱“畜博會”)。
“這次畜博會吸引了國內外1200多家知名畜牧行業企業參展。”重慶國際博覽中心相關負責人說,作為亞洲排名第一、全球排名第四的中國畜博會,已經連續七年被中國國際貿促會農業分會評為中國農業會展5A級專業展會、連續五年被商務部審定為國際展會并作為重點引導支持推廣的展會,是商務部第一批重點聯系展會。
他說,從展會規模上來說,這屆畜博會的展位近6000個,展商數1200余家,展覽面積達13萬平方米,特裝率達到了93%,遠遠高于其它展會。參觀人數將達到15~16萬人次,預計是近來參展、觀展人數最多的展會之一。
南坪會展中心經理梁吳迪說:“5月18到20日,3天時間有兩個展覽在我們中心進行,展覽前,天天連軸轉,每天忙到很晚。”他透露,南坪會展中心一年的展覽在30場左右,平均下來一個月有3場,差不多一周一場。
陳家坪國際展覽中心負責人介紹,目前正在準備6月23日舉行的3個展覽活動。當天有2018中國西部教育出版圖書文具與服飾展覽會、2018中國西部幼兒教育裝備及用品展覽會、2018中國西部智慧教育與教育裝備展覽會,預計現場將達500家參展單位以及30000名教育界同仁、家長、學生到場參觀。
成效
培育不少知名會展項目
駱東奇說,重慶會展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用了7年時間,即2010年到2017年是重慶會展快速發展的7年,自主培育與招展引會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如“渝洽會”、“高交會”、“三峽國際旅游節”、“老博會”、“渝交會”、“立嘉機械展”、“西旅會”、“動漫節”、中國(重慶)智能制造技術裝備博覽會”(“智博會”)等一批在國內外享有一定知名度的會展項目。其中“渝洽會”先后獲得“中國品牌展會金鼎獎”、“中國十大品牌會展項目”、“中國最具影響力政府主導型展會”等殊榮。
重慶會展以渝洽會、高交會為代表的會展活動,將會展與產業有機結合,推動了我市加快改革開放的步伐。傳統制造業改造升級,形成了“6+1”支柱產業集群。電子信息產業從無到有,迅速發展壯大,形成“5+6+860”的電子信息制造產業集群,各類智能終端產品達到2.7億臺件,產值突破5000億元。汽車產業多品牌集聚,年產量突破300萬輛,實現產值4700億元,成為國內最大汽車產業基地之一。此外,裝備、化醫、材料、能源和消費品工業均發展為千億級產業。
重慶市成功舉辦糖酒會、零售商大會等國家級展會,大力培育渝洽會、智博會、渝交會、火鍋美食文化節等大型品牌展會,持續發展潼南菜花節、大足五金展、銅梁龍文化節、巫山紅葉節、墊江牡丹節等地方特色會展。
布局
重慶會展發展路線圖
記者獲悉,會展經濟核心區是以重慶國際博覽中心為核心的主城北部會展經濟區域,包括渝北區、江北區、渝中區、沙坪壩區、北碚區等區域。會展經濟中心區是以重慶國際會展中心為中心的主城南部會展經濟發展區域,包括南岸區、巴南區、大渡口區、九龍坡區等區域。
“將會發揮重慶現代制造業、現代服務業以及兩江新區、保稅港區、中新互聯互通項目和自貿區建設的集聚優勢,在核心區和中心區集中培育集會展、餐飲、娛樂、住宿、購物等于一體的會展產業集群。”市商委會相關負責人說,這是重慶成為長江上游地區“會展之都”的核心增長點。
重慶的會展第二個布局點則是在涪陵、南川、合川、永川、榮昌、潼南等地規劃建設輻射川黔、渝西的區域性會展中心;第三個布局點則是在萬州、巫溪和秀山等打造區域性會展產業集聚區,主要是發展農產品、旅游產品的展示展銷,助力農民增收致富;第四個布局點則是在墊江、豐都、石柱、忠縣、奉節、巫山、城口、彭水、酉陽、秀山等區縣(自治縣),打造推出特色農業、旅游、民族、民俗區域性會展中心。
市商委會相關負責人說,近幾年將培育15萬平方米以上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展會活動5個,10萬平方米以上具有國內影響力的展會活動10個,5萬平方米以上具有區域影響力的展會活動20個,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展會活動30個。全市會展業市場化率達95%以上,專業化率達70%以上。